琥珀色的光阴故事 从老酒开始讲起
去鉴湖水畔浸润那始于立冬时


走出萧山机场,在赶往绍兴越城区的路上,看到路旁粉墙黛瓦的楼阁和庭院,挂满了各种民间自制的腊味,空气里充斥着甜甜的香气。的士司机介绍,“立冬开酿、大雪腌肉、立春榨酒,冬春两季城乡到处飘散着老酒(当地人对黄酒的俗称)的香气,这是绍兴历来独有的。”每逢立冬开始,大约半年的时间里,这里的黄酒企业作坊包括绍兴人家,忙忙碌碌蒸饭酿酒;3个月后,再将发酵了一个冬季的老酒,压榨、过滤、煎酒(杀菌)后灌装,叫做春榨。一年又一年,他们坚守着手工慢酿的品质,重复着“笨”重的传统古法,一坛一坛酿着心底的味道,传承着千年不改的一脉乡愁。
琥珀色的光阴故事
农历新年起源于殷商时期的过年,其习俗首要的是将盛满黄酒的觚高高举过头顶,祭神祭祖。后来以黄酒祭祖渐渐延伸到祭祀神佛、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等活动中,带有浓郁的华夏民族特色。至今在江南地区,一些人家仍然是腊月初八以黄酒腊祭,从此过年的味道就有了。而在江南的绍兴,从腊祭到除夕,再到正月十五,那碗亲人手酿的醇香老酒,每每拨弄著无数远近乡亲人的脉动。
7000年来黄酒浸润着炎黄深处的一脉乡愁,承载着华夏崇高的礼尚。在黄酒发源地和黄酒文化肇始地,中国唯一的“黄酒之都”绍兴,所有的故事是从老酒开始讲起的。春秋战国时,都城位于会稽(今绍兴)的越国,人丁兴旺,曾以酒鼓励百姓“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出兵攻吴时,越王勾践还用芳香四溢的黄酒演绎了“投醪劳师”的千古佳话。南北朝时期,黄酒已被列为贡品。自宋代以后黄酒更是融入了历久弥新且厚重饱满的民风、民俗、民情中,成为包括烹饪、医药在内的民生必不可少的产物。《本草纲目》方剂中,至少有69种需由黄酒入方调制。绍兴的男男女女,平日或团聚时喜欢咪上一口。城乡百姓大多都会手工酿制老酒,没有谁不懂家乡以黄酒为承载的日常礼数。走进古越龙山、女儿红、鉴湖、沈永和等各个酿酒区,如同荡漾在黄酒历史博物馆中。许多的酿酒工匠大多都是子承父业的传承人,他们对老酒心怀情感,对传统存有不移的眷恋。
这里至今仍然坚守着黄酒的千年品质。在长江、黄河流域,在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绍兴黄酒一向深受欢迎,并大量出口亚洲、欧洲、北美的许多国家。2006年绍兴黄酒酿制技艺被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堪称酒之鼻祖。而来自古越龙山中央酒库的黄酒堪称酒之精华,建国以来一直是国宴第一道酒和出口免检产品,承载着国酿的真谛。
相关阅读
-
一个摄影记者30年的记录与思考
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受阅飞机飞跃天安门广场 刘卫兵 摄 1987年前后,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学生们争抢着买肉包子。大学时代因为没有拍摄条件,影像大多只留在记忆中。刘卫兵 摄 1996年,
-
看雪赏冰,别具一格的哈尔滨菜肴
如果有人问冬天赏雪哪里最值得去,哈尔滨一定是我能想到的第一个答案。绵延万里的白色雪花,堆砌成一条膨松柔软的纯白之路,那透着冷峻光芒的冰雕,看上去巧夺天工。这样一个冰雪天
-
美食攻略 让你在家也能吃出踏青感。
放假啦,想必大家都按捺不住想要出去玩了吧!假期人员流动性巨大,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不可放松,不妨在自家公园附近,带上家人孩子,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欣赏风景。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些
-
约会
渠晋湘 在摄影艺术创作中,拍摄者几乎都知道大光圈的特点:一来可以增加进光量:二来可以让焦点之外的物体与环境呈现虚化效果,营造出梦幻般的景象。 采用大光圈拍摄,应该注意防止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