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金”的美食密码(3)
“黑金”的美食密码
我们所在的20排围网箱被分隔成20多个大小不一的网格,有6米水深的大网中将近400尾鲟鱼,比较淘气的俄罗斯鲟和达氏鳇喜欢待在上层水域,不时跳跃起来,露出漂亮的背鳍,探出头打量着岸上的世界。水质清澈的能清楚地看见水下优雅游动的鲟鱼,阳光透过水面投射在鲟鱼背鳍上的鱼骨板上如身穿灰黑色铠甲一般。据说在某些地区会将鲟鱼作为上等观赏鱼,因鲟鱼也被称为鲟龙鱼,与亿万年前的恐龙同属白垩纪时代。而以龙为至上、吉祥之物的中国人将鲟龙鱼也视为水中的龙,是至尊、富贵的象征,且它在水中游动起来缓慢优雅、幽深古朴,也是将其作为极佳观赏鱼类养殖的原因。
远处马达轰鸣打破湖面的平静,渔船从度夏池运来一船鲟鱼,在这里进行“倒鱼”。一些体型较大的鱼由于身上有黏液极难捕捉,工人只能站在船上的水槽里将鱼抱出来放在帆布制成的“担架”上,然后奋力抛入池水中,小一些的鱼便用巨大的捕鱼网一条一条地捞出来抛入池中,鲟鱼巨大的身体入水后溅起一人高的水花,人与鱼在即将隐没的夕阳中变成一幅唯美的剪影。
SOURCE OF ULTIMATE DELICACY
极奢美食源头
阴沉沉的天空下轰鸣的制氧机搅得空气都不安分起来。而围在鱼池上和正在鱼池里抬鲟鱼的工人们似乎已经习惯这样巨大的嘈杂声,忙着翻转如一人多高的鲟鱼,另一个手拿取卵采样工具取出几颗卵粒。鱼池上方的检验人员接过取卵器将卵倒在手背,测量卵粒大小,色泽,再放进嘴中品尝卵粒的味道后用笔匆匆记录在检测本上。在取卵的季节,这样的工作会终日重复,将每一条鲟鱼检验、标记、记录每一条鱼的生长发育情况。
这里是鲟龙科技公司在衢州的陆箱养殖基地。提起这个基地,负责人孟祥龙一脸惋惜,在2005千岛湖遭遇50年一遇的高温,水面温度一连三个月超过30摄氏度以上,这对亚冷水性的鲟鱼是个毁灭性的打击,不仅死了很多鱼苗,辛苦养殖多年的大鱼也相继死去,损失惨重。但也因为这场灾难,公司便在陆地上用流水养殖,引来黄坛口水电站的流水,实时监控每个水池的温度,不再受气温变化影响,自己控制水温,并且安装制氧机,保证氧气的供给。“我们后来发现由于制氧机将池水顺时针搅动起来,喜欢顶流而上的鲟鱼逆时针游动,相当于一直在做运动,这对鲟鱼的发育也很有好处。”鱼池中最大的达氏鳇约有13年鱼龄,接近3米的长度。
衢州的陆地养殖基地旁边便是鲟鱼鱼子酱加工厂,这边养殖那边就能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加工,最大程度保证鱼子酱的新鲜度。加工鱼子酱的过程可谓争分夺秒,从将鱼放在加工厂那一刻起,安装在每一个加工流程机器上的秒表便开始计时,整个过程必须严格控制在15分钟之内完成,否则便难以保证质量,无法制成顶级鱼子酱。我们在进入工厂前经过风淋消毒等数次繁琐的消毒过程才能入厂参观,但这只是其中一步。为保证全程冷链,工厂温度控制在10摄氏度左右。宰杀—洗卵—拌卵—腌渍后,根据鱼卵的大小、色泽、坚实程度、聚散密度、气味等来评定等级。然后分别进行罐装,存储。我们能享受到入口那种轻微又华贵的触感,那温润又性感的鱼子酱特有的果仁香气,全凭这些工人们熟练的加工技术和先进的设备。
相关阅读
-
看雪赏冰,别具一格的哈尔滨菜肴
如果有人问冬天赏雪哪里最值得去,哈尔滨一定是我能想到的第一个答案。绵延万里的白色雪花,堆砌成一条膨松柔软的纯白之路,那透着冷峻光芒的冰雕,看上去巧夺天工。这样一个冰雪天
-
约会
渠晋湘 在摄影艺术创作中,拍摄者几乎都知道大光圈的特点:一来可以增加进光量:二来可以让焦点之外的物体与环境呈现虚化效果,营造出梦幻般的景象。 采用大光圈拍摄,应该注意防止造
-
美食攻略 让你在家也能吃出踏青感。
放假啦,想必大家都按捺不住想要出去玩了吧!假期人员流动性巨大,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不可放松,不妨在自家公园附近,带上家人孩子,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欣赏风景。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些
-
一个摄影记者30年的记录与思考
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受阅飞机飞跃天安门广场 刘卫兵 摄 1987年前后,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学生们争抢着买肉包子。大学时代因为没有拍摄条件,影像大多只留在记忆中。刘卫兵 摄 199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