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普资讯 >

幻灭——蓝色角逐(二)(2)

2023-05-24 15:19:22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幻灭——蓝色角逐(二),(2) 图组:(左)洋务派重要人物左宗棠(右)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造船企业:福州船政局 江南制造局的生产规模也越来越大,原有厂区已经捉襟见肘,于是,1

幻灭——蓝色角逐(二)

(2) 图组:(左)洋务派重要人物左宗棠(右)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造船企业:福州船政局

江南制造局的生产规模也越来越大,原有厂区已经捉襟见肘,于是,1867年江南制造局搬迁到城郊高昌庙镇,专门设立轮船厂,添机器,挖船坞,拉开架势造大船。然而,船越大,技术难度也越大。徐寿和华衡芳等人虽然掌握了不少经验,却仍感力不从心。

于是,隶属于江南制造局的翻译馆成立了。它犹如现代企业的信息中心和研发机构,对于140多年前中国最早的官办企业来说,的确是深谋远虑的作法。

当年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除了拥有徐寿、华衡芳等中国学者以外,也吸收了像傅兰雅、伟烈亚力这样的外国人(图3)。中外双方以一种接力方式进行翻译工作:先由外国人口译,再由不懂外文却熟谙汉语文法的中国人整理成中文。

(3)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外籍翻译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翻译馆的出版物不仅对中国造船业产生了很大影响,也为中国近现代思想界开辟了新天地。更为意外的是,刚刚打败了德川幕府的日本明治天皇,也在维新变法之初就派外交官柳原前光前来探访,带走了大量翻译馆的译著。可以想见,那些书籍犹如及时雨,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日本军事与科学的突飞猛进。

?姜鸣(史学专家):中国和日本都是在19世纪60年代开始起步,一个发展海军,一个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很大程度上是造船工业。两个国家是同步的,同时开始培养人才。

但是区别在哪里呢,日本比较重视整体上学习西方。他们把整个西方的管理、西方的政治制度以及教育、工业、军事、国防,统统从国外搬回来了;而中国是大部分人反对学习西方的奇技淫巧。

在这个过程之中,日本的一个目标是非常非常清晰的:我是一个岛国,我如果不振兴,就很可能被西方的白种人灭掉;我要振兴,我怎么办?就要走上大陆。

中国的洋务派官员并没有及时洞察老邻居的雄心壮志,但随着翻译馆的译著迭出,江南机器制造局的造船进度却也加快了。

1868年,在徐寿、华衡芳的主持下,江南机器制造局花费白银8.14万两建造出中国第一艘用蒸汽机驱动的兵轮。它长约60米,载重600吨,设置火炮8门,时速9海里,被曾国藩命名为“恬吉”号。当年7月23日,“恬吉”号试航。当它驶过美英两国公馆时,鸣炮庆贺,不仅轰动了上海,也震动了北京(图4)。

(4) 博物馆陈列的“恬吉”号模型图

相关阅读

  • 风云人物

    风云人物

    科技人生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三次大范围降雪,此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 20世纪

  • 幻灭——蓝色角逐(二)

    幻灭——蓝色角逐(二)

    见证·发现之旅 140多年前,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的蒸汽轮船“黄鹄”号诞生(图1)。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第一个独立制造的大型产品,它是真正的“中国制造”。因此,说它是晚清“自强运动”

  • 师夷——蓝色角逐(一)

    师夷——蓝色角逐(一)

    见证·发现之旅 背景介绍:道光、咸丰、同治三代,是清朝内外交困、受外国帝国主义蹂躏、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期间,外国侵略者的铁船载着洋枪洋炮,沿中国海岸线从广州一路北上;

  •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科技之光 跳高历来被称为“失败者”的运动,每次都以运动员碰掉横杆而告终。但曾经打破世界纪录的跳高健儿却又都是无限风光的“成功者”,他们的矫健身姿和巅峰成绩永载跳高运动的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