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普资讯 >

幻灭——蓝色角逐(二)(4)

2023-05-24 15:19:22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幻灭——蓝色角逐(二),(6) 美国制造的铁甲军舰 李鸿章万般无奈,几年前还力主自造兵舰的他也不得不承认江南制造局所造之船造价高昂,不少材料与部件都需进口,技术工匠也

幻灭——蓝色角逐(二)

(6) 美国制造的铁甲军舰

李鸿章万般无奈,几年前还力主自造兵舰的他也不得不承认江南制造局所造之船造价高昂,不少材料与部件都需进口,技术工匠也要雇用洋人,因此造船的费用远远超过买船。

于是清政府每年拨给海军四百万两军费,从1875年开始陆续从英国和德国大量买进兵舰轮船(图7)。江南制造局只能苟延残喘,没想到虽然1885年它还是制造出了“保民”号钢板船,朝廷反而正式下令停造轮船,从此不再划拨经费。江南制造局陷入了20年无船可造的境地。

(7) 图组:花费大量白银从英国和德国买进的兵舰轮船

到1888年年底,大清朝终于靠买船拼凑成一支当时号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

在创建北洋水师期间,清朝军队西征收复新疆,南战重创法军,北进救援朝鲜,节节胜利,现在又有了北洋海军,似乎一下子强大起来。李鸿章得意地说:对于渤海门户来说,现在已经形成牢不可破的形势。

于是,北洋舰队刚刚成立,颐和园重建工程就从小打小闹变成了大兴土木。海军经费在太平盛世的肥皂泡中被大幅缩减,甚至到了克扣粮饷的地步。

直到甲午海战爆发前,再也没有购置新的军舰。甚至连维护旧舰和演习训练都停止了,军舰的炮管上晾满了水兵的袜子。

相比之下,日本的军国化脚步却并没有停止。其参谋本部长向明治天皇进言说:中国军备越强,本国军备就越不能松懈。于是,从1890年开始,日本拿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建设军队。1893年后,明治天皇又每年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拨出30万元,再从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到了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经拥有了一支排水量7.2万吨的海军,后来居上,超过了北洋水师。

?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的钱修建颐和园,明治天皇掏出自己的钱建海军,甲午战争没开始,胜负就已经见分晓了。被大清朝视为骄傲,被李鸿章当作命根的北洋舰队,仅仅5个月,就全军覆没了。

甲午战争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强国,完全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而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财富大量流出,国势颓微。但给洋务派们打击最大的恐怕还是他们的“自强”理念毁于一旦,仅仅靠武器装备是挡不住外敌入侵的。就此,洋务运动宣告失败。

客观地说,洋务派们看到了当时世界强国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军事水平,并试图通过学习与引进来壮大自己,抵御侵略。然而,他们并没意识到大清朝衰落的根本症结在于封建体制本身,反而寄希望通过所谓“自强”来实现封建王朝的“中兴”。因此,命里注定洋务运动必败无疑。

相关阅读

  • 风云人物

    风云人物

    科技人生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三次大范围降雪,此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 20世纪

  • 幻灭——蓝色角逐(二)

    幻灭——蓝色角逐(二)

    见证·发现之旅 140多年前,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的蒸汽轮船“黄鹄”号诞生(图1)。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第一个独立制造的大型产品,它是真正的“中国制造”。因此,说它是晚清“自强运动”

  • 师夷——蓝色角逐(一)

    师夷——蓝色角逐(一)

    见证·发现之旅 背景介绍:道光、咸丰、同治三代,是清朝内外交困、受外国帝国主义蹂躏、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期间,外国侵略者的铁船载着洋枪洋炮,沿中国海岸线从广州一路北上;

  •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科技之光 跳高历来被称为“失败者”的运动,每次都以运动员碰掉横杆而告终。但曾经打破世界纪录的跳高健儿却又都是无限风光的“成功者”,他们的矫健身姿和巅峰成绩永载跳高运动的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