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文化老树(4)

2022-08-23 16:23:01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一棵老树,这三十余年,先生虽闭关在念楼中,声名却日渐隆盛,影响却日渐深远。在当代中国出版界,先生应该是极少数走出了行业圈子的人。出版是名山事业,一

一棵老树

这三十余年,先生虽“闭关”在念楼中,声名却日渐隆盛,影响却日渐深远。在当代中国出版界,先生应该是极少数走出了行业圈子的人。出版是名山事业,一辈子青灯黄卷地冷坐,也许能换来后世的些许声名,但也大多囿于读书界,如先生这般能走出文化人圈子,被当世奉为公共人物的,实在凤毛麟角。有一回汪涵见到我,请我帮忙找套书,竟是先生主编的“走向世界丛书”初编。社里没找到,最后逼着一位藏书家割了爱。汪涵得书,感激不已,说钟先生是他最崇拜的文化元老。丛书100 本出齐,汪涵策划将先生的故事做主题,在其节目中为丛书做了一次声势浩大的推广。汪涵主持的是娱乐节目,我担心钟先生在非知识界受众中缺少影响,汪涵却信心满满:先生已是跨界偶像,小朋友们十分崇拜这种文化活化石!节目的收视率果然高,证明了汪涵的眼光和判断。除了各类媒体的报道,出版界也接二连三推出了《众说钟叔河》《钟叔河书信集》等图书,助推先生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标记的公共文化话题。

作为一代文化偶像,先生的影响,一方面来自其编辑和写作,另一方面来自他与前辈和同辈文化名人的交往。先生编辑的多种图书中,影响最大的是“走向世界丛书”。在改革开放大门欲启未启的那一刻,先生将鸦片战争之后半个世纪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文字记录整理编辑,将那段悲催时光中国人忍辱负重走向世界的坚忍毅力、坎坷心路展示出来,为当时的改革开放提供了一种丰沛原真的精神参照,同时也为中国近代史、外交史、教育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素材。这个工程浩繁的史料集成项目,耗费了先生半辈子的心血。尤其是亲自撰写的二十余篇叙论,凝聚了先生的思想、学问和才情,是中国当代既研究有据,又立论高蹈,既忧国忧民,又趁才纵情,既专注精深,又天马行空的史论。先生素倡短文,所著的散文,亦多短小精悍,而这些叙论却洋洋洒洒,都是非尽意而不收笔的大块文章。与清季作者的文字一并,今古互鉴,堪称双绝。

在与前辈名流的交往中,先生是位有心之人。所谓有心,一是真诚讨教之心,二是终生铭记之心,三是名师高徒之心。先生与周作人、钱锺书夫妇等的交往过从,对先生的编辑与写作形成重大影响,同时也对其声名形成了重大影响。先生不断讲述这些故事,展示这些信札,让人明确感受到先生交集之高伦、取法之高蹈,所谓学问有源、师从有脉。公允地说,先生对世道人心见识通达,在如何运用人生资源上绝不迂腐。先生虽看不上编撰故事去做名人秀,但也不愿把真实的过从交往故作矜持遮遮掩掩。一个文化人,要想走出圈子,除了卓越的學术或艺术建树,重大事件在不在场,著名人物入没入眼是很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要有故事可讲,并能把故事讲得精彩动听。读读黄永玉先生写沈(从文)老,余秋雨先生写巴(金)老、黄(佐临)老的文章,我们便能理解钟先生的这种“有心”之举。当然,由此也可以见识钟先生古灵精怪的另一面。

相关阅读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