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文化散文:旧事难忘(8)

2022-08-24 19:19:06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玉堂春》 洪洞到太原的遥远,戏,当然是戏,它是真的吗? 大家都认可,苏三的故事出自《警世通言》卷二十四之《玉堂春落难逢夫》。 京剧言明最早传自山西梆子。也可想而知,这

《玉堂春》 洪洞到太原的遥远

戏,当然是戏,它是真的吗?

大家都认可,苏三的故事出自《警世通言》卷二十四之《玉堂春落难逢夫》。

京剧言明最早传自山西梆子。也可想而知,这个戏是从山西走出去的。

追查这个故事的源头,最早的文字记录是李春芳的《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传》。说南京有一个王舜卿,父亲是大官儿,已经退休回了家,这个王舜卿留在了南京,与妓女玉堂春有了感情。老父给他留下的银子很快就花光了,就被撵了出去,玉堂春在城隍庙给王舜卿赠金。浙江兰谿彭应科为玉堂春赎身,彭的夫人皮氏私通监生胡才,陷害玉堂春。王舜卿回家后,被老父亲痛骂一顿,安心读书,登甲科,擢御史,巡按山西。这时海瑞任江浙转运使,王舜卿求海瑞查玉堂春之事,海瑞到浙江后问案,方知玉堂春已入狱好久,按院解押玉堂春到堂审案时,海瑞轿子到了,玉堂春拦轿喊冤,海瑞受理此案,设计巧破此案。之后海瑞命人伪托为玉堂春长兄领其回家,王舜卿娶了玉堂春为侧室。这里的玉堂春并不是苏三,而是姓周,皮氏陷害时用的是毒酒,不是砒霜。

大约七十年后,冯梦龙写《情史类略》,说到这个故事,男主人公变成了河南王舜卿,玉堂春姓了苏,玉堂春访王生是在某庙,赎苏的人成了山西商人,但未写姓氏与县名。冯梦龙也说明,写《情史类略》之前就有戏名曰《金钏记》,戏里男主人公叫王瑚,妓女叫陈林春,商人叫周镗,奸夫叫莫有良。可惜这个戏早已失传。

冯梦龙随后就撰写了25000 字的小说《玉堂春落难逢夫》,指出故事发生在明朝正德年间(由此可知,蒲剧的改编有误,正德年间,押解人到太原是看不到双塔的,双塔建于万历年间)。男主人公为王景隆,字顺卿,南京人,其父是礼部尚书王琼,玉堂春原籍大同府,被父卖与娼户苏淮为女,排行为三,艺名玉堂春。玉堂春访王生在关王庙,赎玉堂春的是洪洞商人沈洪,沈妻皮氏与赵昂私通。王景隆中进士,巡按山西,到洪洞访得玉堂春冤情,平冤狱,娶其为妾,妻妾俱有子,子孙繁盛。(注:人物、地点、事件一一齐备,这是一个有故事背景的虚构作品)

冯梦龙小说成为戏曲蓝本,从中可看出故事发展脉络。

此戏从清代到民国,山西到处都演,流传甚广。

有传言,洪洞县原有苏三档案,也就是在关帝庙看到的展墙上所展示的档案,辛亥革命时被时任洪洞知事的河北玉田人孙奂仑拿走,卖给了法国巴黎古董商人。

洪洞人坚信自己的证据链条是完备的,除了监狱,还有城西的沈家大院、皮氏买砒霜的“益元堂”药铺,以及苏三卸枷处、休息地、行走的官道等等。但从故事发展来看,就是个文学作品,且我们都没有见过苏三案卷,说是真事,也牵强些。不过,也不能完全断定此事肯定不在洪洞,也正因为扑朔迷离,才更有几分迷幻色彩。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