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我早已故去的父亲(7)
蓝衣
必须诚实地说出一些事,必须穿透这雾霾,这既是冒险又是自由,归根到底,我愿做这样文字的越轨者,对于所谓体面和安全,我一直充满蔑视,包括在一段类似于偷情的爱情里,我仍然是坦诚的,哪怕卑贱如蝼蚁,一个人也不应该因为是一个客观存在而遭受来自自身的审判,何况,宇宙就是一个大客观。必须承认自己的黑暗,这就是置身体面社会的勇气。体面只是一种表象,太具有伪装性。必须解除任何伪装。无论如何,我父亲在人前,向来是真诚而慷慨的,他从来不遮挡,这是我从他那些年轻时代的朋友们那里重新了解又一次得到印证的,仿佛一种基因遗传。我的黑暗、我的阴影、我的深渊,应该是我最美好的段落,是我的江山,我的原野,即使萧条荒芜,也是真的,不做作的,一个人应该对他自己是坦白的,我现在也不缺乏这勇气。如果一个人能说出他自己的深渊,一个人才是真正的他自己。
这段岁月在家族里一直是禁忌,母亲偶尔说起,但是极其简单,同时又开启太多的窄门。她说这些也仅仅是为了告诫我们。有时仔细地问母亲,她会捋一捋她已经为数不多的头发,说她是后来才认识他的。而实际上,她肯定知道很多,也许是为了私密地拥有他不告诉我们太多。那不是短短几天或几个月,那是八年。一个人一生里有多少个八年?做丈夫的一般不可能不对新婚的妻子交代自己的岁月,他肯定对她说过。那隐藏在母亲嘴角里的故事是一本从来没有打开的小说,是故事背后的故事,那才是最真实的。然而我想,我一辈子都很难打开,很难阅读。仅仅因为越轨而被关闭?我并不知道,亦没有什么参考资料。不过,也就是这段日子,让他觉得一生的时光仿佛被耽误了,出来之后,很迅速地结婚生子,过上了世俗的循规蹈矩的生活。
我还没有说出的一点,就是在我见我父亲年轻时代的朋友的时候,他们对我说的我和我父亲很像的一点,其实是指我30多岁了,依然没有把自己活成他们所认为的人,生儿育女。
5
这20多年来,有很多次我感觉似乎父亲在我身边,一言不发地坐在某个角落看着我,让我总能感觉到某种支持或力量。
“我总能感觉你在身边。”如果要我对父亲说一句话,我想是这句。这也许是我最不该写下的段落,会让人觉得恐怖,会让人觉得玄而又玄,但生命的感觉确实就如此奇妙。
我的姐姐36岁,考上了北京一所师范类院校的研究生,她已经为人妻为人母多年,在小县城的财务处讨生活,一条街来来去去走了10多年,我为她安稳的日子充满隐忧,女人如果不奋斗,很容易陷入家庭的怨念与琐碎里去,将一辈子过尽。好几年了,我希望她能有一份家庭之外的生活,哪怕是学女红,也要尽量狡兔三窟,不被生活推到悬崖边。当然,我希望她能通过考学或其他提升一份技能的同时,让自己的精神变得更开阔通透。说起来不能不说是自私的,我希望我自己南船北马的路上,有人懂我。所以,我不愿意她沉沦在日常的一日三餐里,作为一个妻子和母亲存在,而忘记了少女时代的梦想,忘记了父亲在我们童年时代对我们的期待。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