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小辑:给他们一个家(6)
陈荣娣的故事
70岁的她为三个弃婴历尽艰辛
陈元娣夫妻俩的生活本来还过得去,俩人做俩人吃,现在增加了3个孩子,要腾出很多时间来照顾孩子,劳动就减少,收入也随之减少,而开支就增大了,要用钱的地方也多。婴儿无母乳就必须用牛奶代替。她买10元一包的奶粉兑葡萄糖喂她们,两个月后又用米粉煮成糊状喂食。陈元娣感叹地说:“这姐妹俩也真好带,她们吃饱后不但从没有过半夜醒来哭闹,到现在也还没去过医院,这是天生成的。”她感叹人生的命运有时也很公平,小姐妹离开生身父母,仿佛她们知道,在这个没有血缘的“妈妈”家里,不能太淘气,不能吵醒大人。“这是天生成的!”怎样表述陈元娣的爱心,她一句话就包括了全部。她陈元娣不就是这样从苦难中走过来的吗?她虽然没饿死,但也饿够了,苦够了。
为这几个孩子,她花尽了近十年的积蓄。为了这几个小孩儿,夫妻俩没日没夜地辛勤劳作,耕田、种菜、养鸡、养狗等,每天要忙到半夜才能睡觉,凌晨3点就得起床。丈夫庄金城仍然在吉隆墟摆摊修理自行车,陈元娣仍在家里干农活儿,只是现在又多了三张嘴,除一日三餐要打理外,还得挑担上街卖青菜以帮补家用。由于家里没有耕牛,农忙时节陈元娣就先去给邻居帮忙作为换帮工,以换取邻居家的耕牛来犁自家的田地。村委副主任杨佛丁告诉我们,现在荖埔村已经没人耕田了,陈元娣很能干,她还在耕田,而且耕两造,两造都是种稻谷,田还是租来的,每年租金一担稻谷。
日子虽然艰难,如果平平安安这样过下去也就罢了,再苦再累也挺得过去。但天有不测风云,2002年初,丈夫庄金城不幸被摩托车撞伤头部,有些轻微脑震荡,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还是留下了后遗症,他再也不能去开修单车的摊档,并且和陈元娣分开居住。我们那天去他家时,他已经受了伤,在隔壁屋子躺着,这样一来抚养孩子、家务、种田、卖菜等,找钱供养孩子上学的费用等重担全都落在陈元娣一个人的身上。她更难了,负担更重了。可是,不管有多困难,她也从来没有想过把孩子送给别人或送到福利院去。她认为自己既然抱养了这几个可怜的弃婴,就得负起责任。这么多年来,她已经和孩子们有了很深的感情,一天不见他们就着急。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孩子们也在一天天地长大,她仿佛看到了希望。陈元娣噙着泪告诉我,她原本身体很好,但如今岁数大了,体力大不如以前。从去年开始,她成天这痛那痛,腰酸腿软。讲话的当儿她撩起裤脚,露出肿胀的部位,不时捏背又敲手臂,嘴里还轻轻哼着。捏着捏着又说:“幸好这两个大的已经十来岁了,会帮我做点儿家务,如喂鸡、剁菜等。”
相关阅读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