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小辑:给他们一个家(8)
陈荣娣的故事
俗语云:人生七十古来稀。我想,陈元娣已经七十多岁了,像她这样年龄的人,不管城镇的、农村的,早就在享受晚福了,或每天去公园溜达溜达,或与老伙伴们打打扑克、玩玩麻将,即使不享福,起码也用不着如此天天劳累奔波。社会上说她什么话的人都有,有的赞扬她心地善良,积德,好心有好报;有的则说她是自己找苦来受,甚至有人说她神经病。不管别人说好说坏,她一概不理,认准了,要为小孩儿筹到做第二次手术的钱,她说她很有信心。
爱心,让社会和谐美好
陈元娣的爱心,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
那是2004年8月31日,这是学期开学前一天,陈元娣正为孩子们的学费发愁,县妇联主席等一行来到她家,为孩子们送来了新书包,带来了热心人赞助的2100元。当天,吉隆镇委、镇政府主要领导也来了,他们在陈元娣家里开了个现场办公会。镇政府决定全免3个孩子至六年级的书、杂费,同时发动全社会捐助为小文带做裂唇修复手术筹集费用。镇政府还表示将全力帮助解决家庭生活困难,为他们办理了最低生活补助,使她家每季度能领到近300元的生活保障金。
社会上善良的人还是很多的,许多热心人还主动联系市、县妇联,要资助小文带做兔唇修补术。黄埠镇女装时尚鞋创始人李炳好先生听到这件事,心里很难过。他一把年纪,身体又不好,但他不顾疲劳,特地从黄埠来到吉隆镇政府,将5000元钱交给镇妇联主席张蕙兰,并再三郑重交代这钱是为小男孩儿做兔唇手术用的;惠州市区某公司朱先生也主动联系妇联,承诺将全力赞助3个孩子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并当场捐款1500元作为孩子新学年的学习费用;吉隆凯旋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也表示要帮助解决3个孩子的读书费用。现在,陈元娣真正可以松一口气了,因为社会没有遗弃他们,人们的爱心行动,让这个家又明亮起来。社会因为爱的滋润而变得和谐美好。
2004年11月的一天,笔者又来到陈元娣的家,与她做了长时间的座谈。她告诉我,她又带小文带去广州做了第二次唇裂手术。现在小文带术后恢复很好,讲话也较清楚了。陈元娣把小文带拥在怀里,又跟他开玩笑:
“缺嘴仔,你这么怕见笑(害羞),讲几句话给阿姨听。”
小文带害羞地望着我,乖乖地叫了声“阿姨”,声音似乎还有点儿含糊。小文带说完,就跑到一边望着我,见我也看他,他又害羞地转过头去。我的心里顿时难受无比,怜悯之心油然而生,心里堵着。13年来,3个孩子与陈元娣相依为命,在他们眼里,陈元娣就是他们的妈妈,他们也是陈元娣的希望。13年艰难的相守,已让他们的情感难于割舍,融为了一体,这里蓄满了人间最无私最真诚的爱。
相关阅读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