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童年的自己(4)
古黄河的女儿
那个时候,庆安小两口暂时不想要孩子,都在外面上班,晚上回家后,有温香腾腾的饭菜迎接他们。那饭桌上的菜,都是来自院子里的有机绿色蔬菜,庆安和朵欣都说,每天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围坐在晚餐桌边,享受父母的爱心。庆安和朵欣平日上班虽说繁忙,但周末会时不时带父母去附近的风景地逛逛。新泽西离纽约近,早上坐火车去纽约,晚上回新泽西的家,交通方便。沙苇喜欢纽约的花花绿绿,热闹世界,最爱看纽约的艺术博物馆,但是立子嫌纽约人多嘈杂,偏爱山幽水静的地方。他常说,去纽约干什么,还不如就在社区走走,去湖边喂喂天鹅和野鸭子。
沙苇跟儿子感情极好,庆安的童年记忆全是母亲,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很辛劳,要到厂里打工,家里的农活儿也离不开她:喂猪、养鸡、收麦子、拔萝卜、掰玉米、割葵花、挖土豆、捡棉花……家里的老人也是母亲在照料。庆安在五岁就发过誓,长大一定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庆安牵着母亲的手,行走在绿树浓荫的中央公园,一段悠长的小提琴在暖风和花香中荡漾,余音袅袅,触摸秋日的蓝天和树林。庆安告诉母亲,中央公园有很多音乐家和画家,把这里变成了一座免费的艺术殿堂。一辆华丽的马车响着铃铛悠然走过,沙苇看见许多画家在路边摆摊,给来往的游客画像。她问庆安,画张像贵吗?庆安说,可以讲价,50美元就可以画,要不来一张吧?沙苇节俭惯了,她说50美元等于三百多块人民币了,我小时候学过画,练习过临摹头像,不用人家画我。庆安说,我知道,妈妈曾是睢宁的小画童。
一个练摊的华人一边挥毫泼墨,一边向他们甩过来一句话,告诉我,谁是睢宁的小画童?沙苇听了,仰头一看,心头一阵惊喜和战栗,眼睛和额头都亮得像通了电。沙苇看他的第一眼,心已经开始乱跳,却不敢喊出他的名字。
你是沙苇吧?画家盯着沙苇的脸说。
林城!
林城告诉沙苇,当年他的画作在北京拿奖后,就注定了他这辈子跟颜料和画布结下不离之缘。大学毕业后,他在一部级的美术出版社干了几年,便寻思到美国深造。他在纽约的艺术学院读了书,办过画展,拿下美国杰出人士绿卡。庆安对林城说,搞艺术在美国生存特别不容易,您如果不出国,现在也是单位领导,舒舒服服,安逸自在,不说多了,北京的两套房子肯定有。林城说,对,我失去了房子,但是我来去自由啊!庆安说,你在中央公园摆摊,就不怕遇见国内的老同学、老同事?林城呵呵笑道,公园里常见老朋友,我上周还遇见了曾睡在我下铺的兄弟,他低头走路,不好意思认我,是我主动招呼他的,我兄弟现在是一家大学美术学院的院长,随便一幅画都能卖好几万。沙苇说,我真佩服你,你的心真宽。
相关阅读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