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人生百味:皖北古黄县的风味小吃(15)

2022-09-23 21:35:11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啥汤传奇,这么多年来,不知多少代的乞丐靠刘家的啥汤得以活命,那个老乞丐打喝刘家的第一碗啥汤算起,也足足有三十年了。见刘家有难,老乞丐比刘金山还要着

啥汤传奇

这么多年来,不知多少代的乞丐靠刘家的啥汤得以活命,那个老乞丐打喝刘家的第一碗啥汤算起,也足足有三十年了。见刘家有难,老乞丐比刘金山还要着急,但一直帮不上什么忙。在第一局斗汤时,他曾闻到鬼子的味噌汤里有一股怪怪的气味儿,好似牛身上的汗骚味。到了第三局斗汤的“保鲜”战时,老乞丐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算刘家的啥汤三天后变馊了,但也不能让你小鬼子的味噌汤保鲜三天!他跑到乡下逮来几十只绕着牛屁股飞旋的牛蝇子,塞在一个竹筒里,然后顺着城墙根从东城门楼下走过,悄悄拔开竹筒塞。牛蝇子全闷坏了,也饿坏了,一出竹筒全高飞至城门楼顶,恰又闻到了熟悉的气味儿,自然一哄而上,叮了上去。牛蝇子一身污秽,最坏饭菜,小岛的一桶味噌汤就这么给搅坏了!

斗汤之后,刘家啥汤店更红火,门庭若市。可刘金山却把“天下第一啥汤”的金匾给摘了下来。有食客奇怪地问起,刘金山朗声道:“那块老古董,用不着了,劈了烧了!咱们古黄的啥汤,都是天下第一啥汤!”

几年后,日本鬼子的“武运”日薄西山,眼看战败在即,要滚回日本四岛。龟缩在据点岗楼里的小岛终于撕下了伪善的面具。

这年秋天,汉奸孙翻译奉命来到刘家拐角楼,喝令刘金山乖乖地把“仙人指”送到据点,交给小岛太君,不然就以“私通八路”论处!刘金山好半天一语不发,一张红脸憋得发黑,额上青筋根根绽出,但最终还是答应了孙翻译。不过,他说要焚香沐浴,第二天到祠堂祭告过刘家的列祖列宗之后才能将“仙人指”献出。孙翻译喜出望外,屁颠屁颠地返回岗楼报告给小岛。

第二天,刘金山独自一人来到了日军据点,从怀中掏出那段竹管,双手呈给了小岛。小岛接过竹管,喜不自禁,可他打开一看,却见竹管里面空空如也。没等他回过神来,刘金山已飞快地从怀中掏出一把牛耳尖刀,扎进了他的胸膛!小岛倒下的同时,刘金山也被鬼子兵打成了马蜂窝……鬼子兵又杀向刘家拐角楼,拐角楼已是人去楼空,刘家老小早连夜逃走了。气急败坏的鬼子兵一把火把拐角楼烧成了白地。

人们都说刘家子孙有骨气!抗战胜利后,刘金山被安葬在古黄县城烈士陵园。

世事沧桑,一晃又是六七十年过去了。如今,刘家的拐角楼早已在原址废墟上拔地而起,重檐叠脊的三层楼,古色古香,更高更大也更辉煌。刘家啥汤店的掌勺人已换成了刘金山的孙子刘明德,他膝下只有两个貌美如花的孪生女儿,大凤和小凤。刘明德掌勺几十年了,年纪越来越大,手脚也越来越不利索,是时候考虑传承家业的时候了,也就是说要把“仙人指”留给谁。

大凤和小凤都已结婚成家,两个女婿对自己也都挺孝顺,刘明德也手把手教会了他们熬焖刘家啥汤的各种细节。手心手背都是肉,思来想去,刘明德最终决定把“仙人指”留给大凤——新时代新风尚,传男不传女的上半条祖规行不得了,那就只好遵守那下半条传长不传幼的祖规吧,谁让大凤比小凤早来到世上十分钟呢?再说了,大凤比小凤多读了两年书,更明事达理些。对于小凤,刘明德也打定了主意:自己也不能亏待她,要变着法子去帮她,一碗水端平,力争做到姐妹双赢!

相关阅读

  • 火车司机的礼物

    火车司机的礼物

    他是个火车司机。坐在驾驶室时,火车飞速行驶在铁轨上,他总是全神贯注。而只有走到马头镇的岔路口,他才会朝旁边的一片村庄看一眼。那是个小村子,高地上有一排红砖房。他先是

  • 迷路总比无路好

    迷路总比无路好

    古保祥 有一位喜欢野外探险的人,一次在乞力马扎罗山迷路,和同伴走散了,在一片大森林里过了一个晚上。不敢在地上栖息,他选择了在树上,渴了吸树液,饥了掏鸟蛋。整个夜晚,他都与

  • 致命无弦琴

    致命无弦琴

    演奏家坠楼 “玉女歌手安冰,偕绯闻男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洪加,赴晋城新视界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个消息让刑警小王高兴坏了,他不仅是安冰的“粉丝”,也是洪加的“粉

  • 上海故事:温情

    上海故事:温情

    老韩买了新房,要搬家,于是一大早来到街道拐角处,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民工集散地,什么样的工种都能找到。 老韩的电动车刚一停下,“呼啦”一下就围上来好多人,个个一脸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