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味:皖北古黄县的风味小吃(7)
啥汤传奇
再说刘文仁守着啥汤店,前两日已经接到刘墉的信,说是会带着皇帝来他店里,他将信将疑,依旧每日出摊,照常卖啥汤。这天,他见日头已过巳时,没什么客人,生意惨淡,叹口气正要关店门,忽见刘墉领着一个中年人大踏步地走了过来,不觉喜出望外——不用说,这个气宇轩昂、龙姿凤表的中年人,就是当今皇上乾隆了!老族兄的本事还真不小,说得出做得到,这“天大的事”还真让他办成了!
其实,乾隆一年前就有再次南巡的打算,身为替皇帝起草诏书的体仁阁大学士,刘墉自然对此心中有数,因此方敢夸下海口,一步步把乾隆引到这里来……
没等刘文仁开口,就听刘墉大声叫道:“掌柜的,不知贵店还有什么早点,快快端上来!”刘墉边叫边冲刘文仁眨眼睛。
刘文仁何等聪明,自然明白其意,与刘墉心照不宣地递递眼神,故作互不相识,一番客客气气的寒暄之后,便为两人端上了啥湯和水煎包。乾隆一来饿透了,二来这啥汤也确实好喝,竟一连喝了三大碗!他打着嗝儿一回味,只觉得皇宫中的各类御宴乃至满汉全席也比不上此等美味,不觉问那侍立在旁的老店主道:“店家,你这是啥汤啊?”
“哎呀,听客官的口音,您不是古黄本地人,可您一开口就说出了这汤的名儿,真是天纵英明!小老儿卖了三十年啥汤,但不用问就知道啥汤名字的客官,您是小老儿遇到的第一人!”刘文仁朗声接口道。
乾隆明白了:哦,这汤就叫啥汤,有趣儿!不过,这老店主还真会说话,巧妙地应答,给不知情的客人留了个面子,有涵养!乾隆不由得对刘文仁好感顿生,于是又要了一碗啥汤,一边细细品尝,一边同刘文仁唠起了嗑:“店家,我看你这啥汤滋味鲜美,余香满口,只是把店开在这乡村僻野未免太委屈了,若是开在城镇街衢、四通八达之处,只怕食客们要挤破头,您也要发大财喽!”
告御状的大好时机到了!刘墉忙给刘文仁暗中使眼色:顺着皇上这话头儿,老族弟你只消鼻涕一把泪两行地述说知县刘王瑗如何一步步欺压、整治自己,使自己无法在古黄县城立足而被迫迁居此地,今天这御状就大功告成了!
刘文仁却淡淡一笑,回答乾隆道:“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我这店比刚来的时候好多了,每天也能卖上几十碗了……”
乾隆背后的刘墉急得直跺脚:我的老族弟啊,为什么不向皇上说说你的冤屈呢?也罢也罢,你不说我就替你开个头,让你不说也得说!
刘墉猛地一拍巴掌,故作忽然想起了什么事儿似的,一惊一乍地道:“对了!当年我在山东老家的时候,就听人说起过你们古黄的一家啥汤店里有‘仙人指点味,莫非你这啥汤是‘仙人指点化过的,不然怎么会这么好喝呢?”
相关阅读
-
火车司机的礼物
他是个火车司机。坐在驾驶室时,火车飞速行驶在铁轨上,他总是全神贯注。而只有走到马头镇的岔路口,他才会朝旁边的一片村庄看一眼。那是个小村子,高地上有一排红砖房。他先是
-
迷路总比无路好
古保祥 有一位喜欢野外探险的人,一次在乞力马扎罗山迷路,和同伴走散了,在一片大森林里过了一个晚上。不敢在地上栖息,他选择了在树上,渴了吸树液,饥了掏鸟蛋。整个夜晚,他都与
-
致命无弦琴
演奏家坠楼 “玉女歌手安冰,偕绯闻男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洪加,赴晋城新视界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个消息让刑警小王高兴坏了,他不仅是安冰的“粉丝”,也是洪加的“粉
-
上海故事:温情
老韩买了新房,要搬家,于是一大早来到街道拐角处,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民工集散地,什么样的工种都能找到。 老韩的电动车刚一停下,“呼啦”一下就围上来好多人,个个一脸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