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那个年代,原生态的故乡(6)

2022-08-18 09:32:42 来源:文言阁 作者:网络
导读:中庸故乡,吉日吉时,娘家依时开门,姑娘由娘家人搀着,脚踏粮食口袋,屁股腰际一步三摇走三里路,自己上了夫家门,古今第一桩。虽没有花轿仪仗,那气派镇了

中庸故乡

吉日吉时,娘家依时开门,姑娘由娘家人搀着,脚踏粮食口袋,屁股腰际一步三摇走三里路,自己上了夫家门,古今第一桩。虽没有花轿仪仗,那气派镇了,无人小觑。

夫家大门一关,娘家大车马上从夫家门槛第一袋粮食装起,一路倒着装车往回拉,也用了几天。

围观者众,舆论哗然,超过以往任何一家婚事。

低调的奢华早已有之,就这!

后来他有了孙子,有一天,领着孙子在村边逛,孙子说:“爷爷,撒尿。”他领孙子跨越了好几垧地,才说:“这块地是咱家的,撒吧。”这也是本色。

有一家亲戚,我这辈要叫他老老爷,他的败家奇葩事,父亲用一个字说他:“冤!”依传统创业守业之德,他没做错事,可是遇上的事,预料不到,抗拒不了。

卢沟桥事变以后,国民党军兵败南撤,混乱狼狈,丢盔弃甲,大道上能见到丢弃的枪支弹药。最能证明故乡人底色的是,我们村人硬是一支枪一粒子弹没捡,凑在一起说捡那东西干什么呀?又不干土匪。他们眼睁睁地看着外乡痞子过来把枪支弹药捡走了。

很快,权力的真空给捡了武器的向来不安分的地痞流氓提供了时机,他们结伙为匪,打起抗日旗号,什么忠义救国军等武装在故乡四周的大平原上如雨后春笋,司令多如牛毛,熟练地操起绿林旧业。

心理素质硬是强大的故乡人面对胡传魁式的人物,居然讲故事自娱,表示清高,表示不屑。

故事传得妇孺皆知。说乾隆皇帝下江南途中,一群鱼鳖虾蟹浮出水面,拦着龙船讨封。

乾隆皇帝看着这群东西,玩起了黑色幽默,他说:“好吧,二百年后,灯头朝下的时候,大小都有你们的官做。”鱼鳖虾蟹们讨得皇帝圣旨,谢恩后潜入水底走了。皇帝大笑,他认为多少百年后,灯头也不会朝下呀!这是他的定心丸。

1937 年是清乾隆二百年后,电灯的灯头都朝下了。故乡人嘲笑说,这群家伙,就是当年乾隆皇帝封的那群鱼鳖虾蟹。

故乡人夸人的最高等级是“这人仁义”。老老爷常被夸仁义。谁家一时断粮找他借点,无论是路上遇见开口,还是到家里借,他都会说:“知道了,家去吧。”

他从没有让人扛着口袋从家里走出去过。黑界,故乡人对天黑后的称呼,那家一定会有人敲门,开门,老老爷家的长工背着一口袋粮食送来了,说话也带讲究:“东家让我来的。”交了口袋就走,绝不提“借”字,他特顾及别人的面子。

老老爷为人低调到恨不得爬着走路,村里老少爷们猜他有多少钱愣是没依据。如果不是村里一家地主为儿子在北京城里打官司向他借钱故事爆开内幕,村人不知还得猜多久。

这家地主要借一万大洋,说好秋后卖粮还钱。

相关阅读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