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时代 川藏线上罗曼蒂克正消亡?(3)
流量时代 川藏线上罗曼蒂克正
如大浪淘沙一般。进藏线上,舆论声熙熙攘攘,主播们正纷纷撤退。但真正想去徒步西藏的人,还是选择继续走下去。
2021年8月末,大白从云南丽江出发。
在邦达的青旅里,谈及进藏路上的真假徒步现象,大白避犹不及,主动划分阵营。“我们的角色不一样,他们靠这个赚钱,而我们是属于背包客一类的。”
出发第一天,大白就发朋友圈说:有空的可以来直播间聊聊天,拒绝刷礼物,这样会让我的旅行变味道。”


他推着一辆近似于工地拉砖的小车,车一侧的红板上写道:“丽江第三极客栈,请朋友帮忙支持、宣传。”但没走几天,他干脆关了直播间,决定全程不直播。“总有朋友刷礼物,都是人情啊。”直播让他感觉丢失了原本想要的东西,不纯粹。
不想火吗?不想赚钱吗?谁不想呢。
出发时大白将抖音称呼取为——想活下去的丽江客栈老板。他笑称,自己十几岁就出来赚钱,从一无所有,发展到身无分文,再从身无分文,拼搏到负债累累,每年都在赚钱,可一年穷过一年。这虽然半是笑谈,但疫情一波三折,他的客栈还在苟延残喘。
在疫情反复期间,趁自己还有一丝闲情,把清冷的店铺交给店员打理,以“给客栈打广告”的借口圆了心中的西藏梦,是他这路上唯一的小心机。
沿途也有很多人问他:你为什么选择徒步,为什么不骑行或自驾。“自驾的人可能有1000个,徒搭的有100个,骑行的有50个,那徒步的只有5个人,但我就想做那5个人之一。”他说,人一生总应该有那么一件事让自己感觉很牛逼,“有可能路上会有危险,但我觉得注意一下就好了。”
“这个(直播徒步)后期有可能会带偏徒步。”他停顿一下又说道。他想起来,路上有一位出言不礼貌的大哥,曾让他心有余悸,他问大白:“你直播设备呢?你去徒步西藏不就是为了直播吗!”大白懒得解释,只是冷漠地反问:“那你去西藏也是为了直播吗?”对方没说话转头走了。
阿耀几乎和大白同时到达邦达,同住一间青旅的上下铺。“放弃徒步依旧是不甘心,如果不走了,有一种失败的感觉,自己还是有一点在乎别人的眼光。”自重庆开始暂停徒步的日子里,因为没有目标和想法,阿耀做梦都是乱七八糟的。
阿耀决定从理塘重新出发,放弃流量,能走多远是多远,不再拘泥于形式。圣城拉萨,在他心中逐渐显现出来。
他将推车邮寄到下一站,想尝试一下纯背包徒步。做这个决定不容易,阿耀对轻量化并不太懂,像大多数徒步西藏的主播一样,户外经验很少。他极尽可能地精简装备。
相关阅读
-
美食攻略 让你在家也能吃出踏青感。
放假啦,想必大家都按捺不住想要出去玩了吧!假期人员流动性巨大,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不可放松,不妨在自家公园附近,带上家人孩子,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欣赏风景。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些
-
一个摄影记者30年的记录与思考
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受阅飞机飞跃天安门广场 刘卫兵 摄 1987年前后,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学生们争抢着买肉包子。大学时代因为没有拍摄条件,影像大多只留在记忆中。刘卫兵 摄 1996年,
-
约会
渠晋湘 在摄影艺术创作中,拍摄者几乎都知道大光圈的特点:一来可以增加进光量:二来可以让焦点之外的物体与环境呈现虚化效果,营造出梦幻般的景象。 采用大光圈拍摄,应该注意防止造
-
看雪赏冰,别具一格的哈尔滨菜肴
如果有人问冬天赏雪哪里最值得去,哈尔滨一定是我能想到的第一个答案。绵延万里的白色雪花,堆砌成一条膨松柔软的纯白之路,那透着冷峻光芒的冰雕,看上去巧夺天工。这样一个冰雪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