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拍案惊奇:知府乔装郎中,微服私访,主持公道

2022-09-25 16:03:35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郎中知府,知府乔装郎中,微服私访;两座御赐牌坊,欺世盗名;孝子不孝,贪功名毒父逼母;贞妇不贞,保名节自缢身死;睿智破悬案,主持公道;大义恤人情,弘扬正气! 康熙五十八年

郎中知府

知府乔装郎中,微服私访;两座御赐牌坊,欺世盗名;孝子不孝,贪功名毒父逼母;贞妇不贞,保名节自缢身死;睿智破悬案,主持公道;大义恤人情,弘扬正气!

康熙五十八年岁尾,一场大规模的瘟疫席卷苏北徐州、海州两地,“室庐半空,死者无算”,两州的官吏大都对瘟疫束手无策,任其肆虐三四个月,唯有海州所属的海阳县知县姜焯对疫情早有防备,年前寒冬之月,即颁施“避瘟败毒汤”一方,令全县百姓按方配制,煎熬饮服,因此海阳县瘟疫很是轻微。康熙接报之后,认为姜焯“治理有方,政绩卓异”,特下旨擢升其为徐州知府。

康熙五十九年暮春初夏的一天上午,徐州下属的古黄县高井台村村口,七八个石匠正在“噼噼啪啪”地敲凿石材,身后的一座石牌坊已初具规模。只见这座石牌坊坐东朝西,跨街而立,高大巍峨,重檐叠出,挑梁中间的枋额文字已镌刻而成,“孝阙流芳”四个粉金楷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一个身背药篓、头戴瓦楞帽、长髯飘飘的采药郎中,骑着一头黑底白花的毛驴悄然来到牌坊前,仰观坊额上的四个大字,又眯起眼睛轻声辨读着坊额下的一行小字——皇清钦旌孝子贡生李慕白,若有所思地道:“哦,原来这是一座孝子牌坊!”

“可不是哩!”一个正在雕琢石狮颈纹的老石匠停下手中的石钎,同他唠起嗑来,“今年开春,瘟疫来势凶猛,感染了疫气的人几乎没有活下来的!就拿俺村里来说,死了一大半人呢。还好,如今瘟疫基本上平复了……”

老郎中忙为老石匠的旱烟锅里续了一撮烟末,道:“老哥,你且说说这孝子牌坊是怎么回事?”

老石匠抽了一口旱烟,吐出一片烟雾,很是羡慕地道:“听说呀,这高井台村有个秀才叫李慕白,他的母亲也感染了瘟疫。李秀才便效仿古人‘割肉疗亲,用刀剜下了手臂上的一块肉放在汤药罐子里当作药引子,熬成了孝子汤,让他母亲喝了。许是李秀才的孝心感动了老天爷,他母亲的病没几天便好了。这桩奇事传来传去,最后传到了牛知县的耳朵里,牛知县不敢怠慢,急忙上报抚台,抚台又上奏给朝廷,皇上称赞李秀才孝感天地,御书‘天下孝子四字金匾赐予他,还特下圣旨敕建孝子牌坊,抚台大人又把李慕白荐拔为贡生。这样,李秀才无须参加乡试,明年直接进京城参加春闱大比,说不定能中个状元呢!”

旁边的一个彩漆匠警惕地瞧了瞧四周,压低声音不屑地说:“这都是道听途说,添油加醋。我是这高井台村人,就住在李家前巷,这事没有比我更清楚的了。李秀才他娘李张氏感染瘟疫后,李秀才起先害怕自己被传染,对他娘很嫌弃,把她关在一间黑屋子里,不管不问。倒是我们村里的何郎中一趟又一趟地往李家大院跑,给他娘诊病熬药。我看那李张氏的病,不是喝什么孝子汤喝好的,而是何郎中治好的!何郎中反被李秀才一顿呵斥,不许他再进李家大院……”

相关阅读

  • 致命无弦琴

    致命无弦琴

    演奏家坠楼 “玉女歌手安冰,偕绯闻男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洪加,赴晋城新视界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个消息让刑警小王高兴坏了,他不仅是安冰的“粉丝”,也是洪加的“粉

  • 火车司机的礼物

    火车司机的礼物

    他是个火车司机。坐在驾驶室时,火车飞速行驶在铁轨上,他总是全神贯注。而只有走到马头镇的岔路口,他才会朝旁边的一片村庄看一眼。那是个小村子,高地上有一排红砖房。他先是

  • 迷路总比无路好

    迷路总比无路好

    古保祥 有一位喜欢野外探险的人,一次在乞力马扎罗山迷路,和同伴走散了,在一片大森林里过了一个晚上。不敢在地上栖息,他选择了在树上,渴了吸树液,饥了掏鸟蛋。整个夜晚,他都与

  • 上海故事:温情

    上海故事:温情

    老韩买了新房,要搬家,于是一大早来到街道拐角处,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民工集散地,什么样的工种都能找到。 老韩的电动车刚一停下,“呼啦”一下就围上来好多人,个个一脸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