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拍案惊奇:知府乔装郎中,微服私访,主持公道(13)

2022-09-25 16:03:35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郎中知府,孙书吏求起情来:牛大人,这姜郎中所言,不无道理 牛知县哪里肯听,几个衙役正要动手,姜郎中一声冷笑,一掀瓦楞帽,扯落了两腮的假髯须。牛知县

郎中知府

孙书吏求起情来:“牛大人,这姜郎中所言,不无道理……”

牛知县哪里肯听,几个衙役正要动手,姜郎中一声冷笑,一掀瓦楞帽,扯落了两腮的假髯须。牛知县睁目细瞧,不由得魂飞天外:“姜大人,怎么……怎么是您?”忙领着衙役们磕头跪拜。

原来这姜郎中并非别人,就是新任知府姜焯!

姜焯上任徐州知府之后,属下的八个知县按照官场惯例前来参拜上司,摆接风宴,姜焯婉拒了,只叮嘱知县们回去后照旧办公、各管其事,又轻描淡写地说过几天等他有空了,就到各县转一转。随后,精通医术的他就骑了毛驴扮作采药郎中到各个属县明察暗访,考察各知县对地方的治理情况,第一站便是古黄。

面对从天而降的顶头上司,“郎中”变成了知府,牛知县面红耳赤,忙派一名衙役飞马回县衙喊仵作前来勘验。

通过几天的了解,姜焯早知牛知县是庸碌无才之人,当下也不客气,不避越俎代庖之嫌,让两名衙役暂守着坟墓,其余的衙役则押着刘学中,回到何郎中家问审。姜焯依旧骑着毛驴,牛知县不好意思再坐轿,只好步行在后,直累得满头大汗。

一行人来到何郎中家的小院,打开院门便看见正房是三间坐北朝南的瓦屋,中间屋舍的北面墙上挂了一帧约八尺见方的山水长轴画,格外招人眼——画的是一个小山村,其中有两户人家很显眼:一户的门帘上高挑了個青布酒旗,门内立着一个红衣少女,分明是个酒家;另一户门旁则悬挂了个葫芦,门前一个头戴瓜皮帽的少年探出头来,似在张望什么,显然是家药铺。画的左上角简简单单地题了几个字:春山秀谷图,画两旁古色古香的花笺纸上写的是两句唐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房中摆了一张八仙桌和几把椅子,八仙桌上整整齐齐地摆着文房四宝及银针、药刀、戥子等各种诊疗器具,明显是诊室。与诊室相通的西间立着几排贮藏各种药材的柜子,药香扑鼻而来;东间则是独立的书房兼卧室,极为简朴,只是床尾竖了一根一头有双弯曲钩子的扁担,有点儿碍眼。小院四面皆墙,西墙下搭了个披厦,里面锅灶炊具都有,是灶房;东墙处有一棵高大的皂角树,长着不少毛刺,而东墙外有户人家,不用说是刘学中的家了。姜焯在小院子里转了一圈,发现东墙根下有两溜歪斜的泥凹痕,又抬头看了看一旁的皂角树,一声冷笑。

姜焯搬了把椅子端坐八仙桌正中,牛知县则居于一旁,由孙书吏做记录,俨然成了大堂,审问起了刘学中,让他把何郎中临终前的情形再如实说一遍。

刘学中努力想了想说:“两位老爷,何郎中的东间房与小人家的墙壁相连,小人那晚临睡前,听见他房里有女人的说话声,似乎还有抽泣声。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因为常常有患病的女人和小儿晚间到何郎中家里来诊病,因此小人也没当回事。如今细想,那女人的声音很耳熟……小人想起来了,那个女人是村里的豆花嫂,近几个月来她缠上了何郎中……”

相关阅读

  • 致命无弦琴

    致命无弦琴

    演奏家坠楼 “玉女歌手安冰,偕绯闻男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洪加,赴晋城新视界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个消息让刑警小王高兴坏了,他不仅是安冰的“粉丝”,也是洪加的“粉

  • 火车司机的礼物

    火车司机的礼物

    他是个火车司机。坐在驾驶室时,火车飞速行驶在铁轨上,他总是全神贯注。而只有走到马头镇的岔路口,他才会朝旁边的一片村庄看一眼。那是个小村子,高地上有一排红砖房。他先是

  • 迷路总比无路好

    迷路总比无路好

    古保祥 有一位喜欢野外探险的人,一次在乞力马扎罗山迷路,和同伴走散了,在一片大森林里过了一个晚上。不敢在地上栖息,他选择了在树上,渴了吸树液,饥了掏鸟蛋。整个夜晚,他都与

  • 上海故事:温情

    上海故事:温情

    老韩买了新房,要搬家,于是一大早来到街道拐角处,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民工集散地,什么样的工种都能找到。 老韩的电动车刚一停下,“呼啦”一下就围上来好多人,个个一脸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