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海外散文:一个拐弯(10)

2022-08-22 16:20:14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旅日漫记,横放的筷子,不甘势单力薄,除去红线结的扎裹,便底蕴深厚,便指点江山黑豆是勤劳,是富贵,一粒也不能放弃! 还没有屠苏酒呢,一声对不起,一阵

旅日漫记

横放的筷子,不甘势单力薄,除去红线结的扎裹,便底蕴深厚,便指点江山——黑豆是勤劳,是富贵,一粒也不能放弃!

还没有“屠苏酒”呢,一声对不起,一阵风似的来了,一杯纯真的清酒,绝对的礼貌,绝对的真心,但绝对不是情深如海。

又是一小碗香湯,搭配什么?又是一小块糯米糕,又是一小块蟹钳肉,红色是理所当然的。

最后,一只扁平的红碟子,一个粉红的点心,一枚鲜红的草莓,送来了红色的祝福。

粉红的贺年卡,扎裹筷子的红线结,以及所有的精致、细腻、古老,以及所有红色的心情,都不能丢弃。

我将它们封存在一个旧信封里,还要亲自当邮差,邮寄到自己的旧时光里。什么时候呢?就拿出来,就拆开来,就给自己看——我吃过品川王子酒店大年初一红色的早饭!

但不少日本人还是宅在自己的家里。早在年前,精打细算的主妇就做好新年三天的饭菜,购了几瓶上等的清酒,储藏在冰箱里;大门上,挂上黄色的稻草绳、鲜红的橘子,插上绿色的松枝、梅枝、青竹。新年来了,只管发生轻轻松松的、红红火火的心情。

我以为,红色是中国人的至爱、中国人的专利,但在东京也受到如此宠爱。可否说,太阳升起在东方,而不是升起在西方,只是一种概念、一种表达、一种感悟罢了,一旦套上语言和文字的外壳,就是一种有颜色的文化了。而文化,既是躯壳,又是内核;既有篱笆,又没界限。

一百多年前,日本与中国一样,以农历为岁时年节之典,大红大绿的春节为最隆重的节日。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导入西方的阳历,从1873 年1 月1 日开始废除农历新年,而将春节的习俗,以及其他农历节日,都简单地复制到阳历里来。

所以,红色就成了新年共有的祈祷,希望共有的标志,绿色的由来和含义也在其中了。

恰好的又红又绿。

松尾芭蕉

山寺俗称立石寺,是日本奥羽山脉西边的大石头、小石头垒起来的一座寺院,吊挂着粗糙的稻草绳,飘荡着冷清、孤独的雪花。慢慢地,朝拜的人多了起来,人间的烟火也多了起来,就成了一个小镇,但还是冰雪的天下。

小巷上是雪,屋顶上是雪,门庭上是雪。这电线,才一根弦,最是清心寡欲,也纠缠着雪。这棵树的青春年华,也给捏成僧侣一样的雪人。透过雪与雪的缝隙,远处不高的雪的山,以及抱成一团的雪的脉,正如大水漫灌般赶来。

这根并不高也不大的石柱子,嵌着“奥の细道”的黑色大字,头顶上更是高高的雪的帽子,脚下更是深深的雪的波涛。所谓深陷其中,所谓大雪压顶,所谓泰然处之,大概就是如此吧。

不要任何理由的简单、明了、干脆……

相关阅读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