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散文:一个拐弯(11)
旅日漫记
我蹑手蹑脚,蹚进大海一样的雪的世界,想近距离摄取它的奥秘,料定它有一股灵气充盈其间,而向外发散,而四处飘荡……但它还是一块石头,且并不光滑,还略显粗糙。
它绝对不是神的作品,而是奥羽山的铁锤子,在天地间瞄一瞄,画一道白色的虚线,然后控好力度,凝聚丹田气,猛然一敲……
而退到远一些的街巷上的取舍,视野开阔了很多,该有更奇妙的发现。但踩踏的人多了,路面已成了一片又硬又滑的玻璃,稍有不当,就摔个双脚朝天。
但人们还是要来,络绎不绝,不畏天寒地冻,就冲着这根“奥の细道”的石柱子——松尾芭蕉的俳句。
松尾芭蕉,日本德川时代的俳谐大师,享有“俳圣”“无禄文化旗手”之誉,其地位相当于中国的“诗圣”杜甫。
圣人者,不食人间烟火也,游历山水,纪游讲学,随遇而安。古代日本也好,古代中国也好,寺院都是最好的借宿之所,还可与满腹经纶的僧人吟诗、作赋、唱和。高官贬谪,文人流放,山险水深,路途遥遥,若有寺院可栖居,该是莫大的慰藉了。
芭蕉不是被贬官员,而是一个有抱负的神道教僧人。延保八年(1680 年),三十七岁的松尾芭蕉,已奠立了清新的“蕉门俳风”,仍谋不了德川幕府的官位,也奈何不了日本俳坛的狂妄与俗气。一气之下,就收拾破袋子,离开喧闹的江户,移居偏僻荒凉的深川,住进一间草庵。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他当了五年专业俳谐培训师,有了一些积蓄,而且谁也考证不了,芭蕉是否领了德川幕府的恩赐。要不,他能衣袖也不挥一下就走了?
反正深川的草庵再破,也要花钱买,还要花钱修;粗饭淡茶,再粗再淡,也不能不劳而获。
芭蕉景仰的杜甫,从打杂的河西县尉,到正八品下的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到皇帝的供奉官左拾遗,再到华州的司功参军,于仕途之余写诗炼句,而流芳百世。灿烂辉煌的《唐诗三百首》,哪一个诗者不是如此?
诗,包括所有的文学艺术,包括日本神道教的各种以宗教为名的哲学流派,从来都依附于权贵,从来都离不开人间烟火。
草庵在隅田川畔。芭蕉联想到杜甫的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为其取名“泊船堂”。
并写下俳诗:因居闹市,九度春秋,今移居深川河畔。因忆古人“长安古来名利地,空手无金行路难”之句,惭惶无似,盖此生贫寒故也。
柴门草庵
煮茶且扫落叶
狂风阵阵
诗序所引之句,出自白居易的《送张山人归嵩阳》。芭蕉把白居易,或不仅仅是白居易,当作他崇拜的古人了。
此“长安”也不是彼“长安”,而是他的俳诗事业。而文学,自古以来都是名利的皇冠。连温饱都解决不了,还能有什么高雅与高贵的追求?
相关阅读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