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普资讯 >

笑傲太空(10)

2023-05-24 15:18:21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笑傲太空,杨利伟(中国首飞航天员):航天员在上面把这个服装拿下来,进行解包,装配,整个过程很长。航天员在出舱前,要做完组装、训练以及检查。 飞船飞到

笑傲太空

杨利伟(中国首飞航天员):航天员在上面把这个服装拿下来,进行解包,装配,整个过程很长。航天员在出舱前,要做完组装、训练以及检查。

飞船飞到第27圈时,空间环境平静,航天员进行出舱行走前的最后准备:除了穿上航天服,轨道舱还需要泄压,航天员还要进行吸氧排氮等,具体到小的操作,有上千项之多。

如何杜绝人为操作事故的发生呢?神七任务采用了由两名出舱航天员互相配合的方式来执行。

出舱行走的航天员1号以操作为主,另一名航天员2号从旁协助。人们常说协助需要默契,但在神七任务中,默契却远远不够了。

翟志刚(航天员):靠心领神会的这种东西不需要,也不允许,防止产生误理解、误操作。都是明喻,我需要你怎么样,我就直接告诉你;你需要我怎么样你直接告诉我。都是明喻,明令,明操作。

2号航天员刘伯明还有一项任务,就是在1号航天员翟志刚进行操作的同时,宣读《飞行手册》。手册中(图1),详细记载了每一项操作的具体步骤。

(1)刘明伯负责读《飞行手册》

吴斌(航天员选拔训练研究室 主任):为了做到稳妥万无一失,拿着手册去读,保证他不会有问题,保证不会漏,不会发生错忘动作。

这个阶段的出舱准备,大概需要2小时。

就在航天员忙着准备出舱时,一个隐患在悄悄靠近。那就是“空间运动病”。

在地球上,人对运动的感知通常依赖耳朵内的前庭器官。那里有一种叫作耳石的物质,在重力作用下耳石压迫毛细胞,毛细胞就能感受到运动的快慢和方向。但在太空失重环境下,耳石失去了重量,形成不了对毛细管的刺激,人也就失去了对运动的感知,于是出现定向紊乱。

此时,人会出汗、头晕、甚至恶心呕吐。这些症状平时看起来并无大碍,但在太空中,却有可能致命。

根据国际上的统计,大约有50%的航天员会出现空间运动病。国际上因为航天员出现此病而取消出舱活动的事件时有发生。

如何保证神七航天员免受空间运动病的干扰呢?除了在地面上针对前庭功能进行强化训练外,科研人员还研制了专门的药物。

李勇枝 (航天员监医保研究室主任):研制了一个口腔速崩片,这个口腔速崩片主要是可以免给水,不用喝水放在嘴里头就能够吸收。

在发射前8个小时,航天员就开始服药,并随同三餐一直吃到出舱前。进入轨道舱之前,航天员还注射了抗运动病的针剂。

空间运动病的隐患虽然解除了,但在地球上生长的身体,来到陌生的太空,还会感觉一系列的不适。

相关阅读

  •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科技之光 跳高历来被称为“失败者”的运动,每次都以运动员碰掉横杆而告终。但曾经打破世界纪录的跳高健儿却又都是无限风光的“成功者”,他们的矫健身姿和巅峰成绩永载跳高运动的史

  • 风云人物

    风云人物

    科技人生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三次大范围降雪,此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 20世纪

  • 师夷——蓝色角逐(一)

    师夷——蓝色角逐(一)

    见证·发现之旅 背景介绍:道光、咸丰、同治三代,是清朝内外交困、受外国帝国主义蹂躏、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期间,外国侵略者的铁船载着洋枪洋炮,沿中国海岸线从广州一路北上;

  • 幻灭——蓝色角逐(二)

    幻灭——蓝色角逐(二)

    见证·发现之旅 140多年前,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的蒸汽轮船“黄鹄”号诞生(图1)。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第一个独立制造的大型产品,它是真正的“中国制造”。因此,说它是晚清“自强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