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普资讯 >

笑傲太空(5)

2023-05-24 15:18:21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笑傲太空,二生命之舟 2008年8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内,身披船衣重8吨多的神舟七号飞船正在一辆牵引车的引领下缓缓移动(图1)。在被加装发射时用于隔热的整流

笑傲太空

二生命之舟

2008年8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内,身披船衣重8吨多的神舟七号飞船正在一辆牵引车的引领下缓缓移动(图1)。在被加装发射时用于隔热的整流罩之后,它将和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首次对接。从外观上一般人看不出它与之前发射过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有多大的区别:基层部分依旧为推进舱;中间部分是返回舱;顶端部分为轨道舱(图2)。

(1)身披船衣的神舟七号飞船

(2)图组:神舟七号的三个组成舱(2-1)顶端部分是轨道舱(2-2)中间部分是返回舱(2-3)基层部分是推进舱

为了完成这次航天任务,人们已经在它身上做了不少技术设计与改进。

3天后,穿上整流罩的神舟七号飞船在这座高93米的亚洲最高单层厂房内被逐渐吊起。平移之后,安稳地落“长2F”火箭之上,这是飞船和火箭的第一次对接。严密精细的测试随即开始。

神舟系列飞船从一开始就是按照搭载三名航天员进行设计的,按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计划进度,神五实现首次单人上天,神六实现两人多天飞行,而神七此次要第一次实现三人全员搭载,并且还有一名航天员要进行出舱行走。虽然只是增加了一名航天员,但对于飞船的技术要求来说,可不是多加一张座椅那么简单的事情。

潘腾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神舟七号飞船副总设计师):要解决三名航天员在太空里的生活、休息、工作,这个要比两人的状态要难。

返回舱和轨道舱是航天员在太空栖身活动的所有空间。在发射升空和返回阶段,航天员是在飞船的返回舱内。在进入预定轨道后,航天员会进入轨道舱内工作。

董文平(中国航天员中心环控生保工程研究室副主任):返回舱是5点几个立方米,轨道舱是9点几个立方米,很小的。要是在返回舱,就只能在那儿躺着,一动都动不了。

飞船提供给航天员的是一个与宇宙相隔绝的密闭座舱,航天员呼吸的氧气是定额携带的。而在微重力环境下空气失去了对流性,因此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会停留在嘴的周围,随着呼吸,浓度会越来越高。

董文平:必须要把呼出的二氧化碳排走,让整个舱内的环境,相当于地球二氧化碳的环境,让你到哪儿都不觉得二氧化碳的浓度高。

相关阅读

  •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科技之光 跳高历来被称为“失败者”的运动,每次都以运动员碰掉横杆而告终。但曾经打破世界纪录的跳高健儿却又都是无限风光的“成功者”,他们的矫健身姿和巅峰成绩永载跳高运动的史

  • 风云人物

    风云人物

    科技人生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三次大范围降雪,此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 20世纪

  • 师夷——蓝色角逐(一)

    师夷——蓝色角逐(一)

    见证·发现之旅 背景介绍:道光、咸丰、同治三代,是清朝内外交困、受外国帝国主义蹂躏、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期间,外国侵略者的铁船载着洋枪洋炮,沿中国海岸线从广州一路北上;

  • 幻灭——蓝色角逐(二)

    幻灭——蓝色角逐(二)

    见证·发现之旅 140多年前,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的蒸汽轮船“黄鹄”号诞生(图1)。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第一个独立制造的大型产品,它是真正的“中国制造”。因此,说它是晚清“自强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