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普资讯 >

笑傲太空(7)

2023-05-24 15:18:21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笑傲太空,从2003年神舟五号第一次将杨利伟送入太空以来,神舟飞船的结构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聂海胜:杨利伟只在返回舱里面,我们还到了轨道舱里面(图3)。就

笑傲太空

从2003年神舟五号第一次将杨利伟送入太空以来,神舟飞船的结构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聂海胜:杨利伟只在返回舱里面,我们还到了轨道舱里面(图3)。就是你住一间房子,我住了一个一室一厅的。

(3)图组:(3-1)神舟五号航天员只在返回舱里(模拟图)(3-2)神舟六号两位航天员可以到轨道舱(模拟图)

到了神舟七号,轨道舱这个厅就变成了多功能厅(图4)。为了能让航天员不仅在这个厅里工作和生活,还要能从这里走出去,飞船设计者们就必需让轨道舱同时兼有气闸舱的功能

(4)神舟七号的轨道舱是一个多功能厅(模拟图)

2006年的9月,整个轨道舱首次进行泄复压实验,检验气闸舱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舱内的一个标准大气压泄到接近真空状态,再从真空状态恢复到适合航天员生活的一个标准大气压。

结果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舱内的压力并没有按照最初的设计速度降低,原本期待的15分钟完成泄压,竟然用了近5个小时。

贾世锦(神舟七号飞船工程师):舱外航天服有一个支持的时间限制要求。它的生保系统,还有电力供应等都是有时间要求的(图5)。

(5)对航天服进行试穿检测

可想而知,在等待了这样长的泄压时间之后,当航天员能够打开舱门时,航天服已经不能够再支持他出舱进行太空行走了。

科研人员很快就发现了原因,但他们同时意识到,气闸舱泄压的时间似乎无法缩短!

按规定泄压时间是不得超过20分钟的,如果一定要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强行打开舱门,就意味着航天员开门的力量要提高近6倍,这对航天员来说很难实现。

舱门该如何打开呢?科研人员不断地改进飞船的泄复压系统,除此之外,他们还反复对开闭舱门进行实验和分析(图6)。

(6)科研人员反复进行开闭舱门的实验

在他们不断的努力下,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终于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作为飞船通向宇宙的舱门,打得开很重要,关得严就更为重要。

董文平:人在真空状态下,肯定会死掉,首先没氧气供应,另外人会爆裂,因为人体内的压力要比外边压力高很多。

相关阅读

  •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科技之光 跳高历来被称为“失败者”的运动,每次都以运动员碰掉横杆而告终。但曾经打破世界纪录的跳高健儿却又都是无限风光的“成功者”,他们的矫健身姿和巅峰成绩永载跳高运动的史

  • 风云人物

    风云人物

    科技人生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三次大范围降雪,此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 20世纪

  • 师夷——蓝色角逐(一)

    师夷——蓝色角逐(一)

    见证·发现之旅 背景介绍:道光、咸丰、同治三代,是清朝内外交困、受外国帝国主义蹂躏、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期间,外国侵略者的铁船载着洋枪洋炮,沿中国海岸线从广州一路北上;

  • 幻灭——蓝色角逐(二)

    幻灭——蓝色角逐(二)

    见证·发现之旅 140多年前,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的蒸汽轮船“黄鹄”号诞生(图1)。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第一个独立制造的大型产品,它是真正的“中国制造”。因此,说它是晚清“自强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