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洛河边的渡船(16)
啄命图
“二烧包”走进院里,见爹正在吃饭,说:“才吃?”
“啥事?”爹放下碗。
“事有点,不大。你当这六七年人物头,好处没少捞吧?经工作组查证,定位算不清干部。”“二烧包”说着从口袋里掏出笔记本,念了一串数字。
爹一听蹦起来,指着“二烧包”的手说:“你说那是个球!就像这轧花,我带着男女劳力加夜班,吃夜饭,这账咋能算在我一个人身上?其他吃嘴的事,我认。干夜工这壶酒钱,我不认!”
“二烧包”嘿嘿一阵冷笑,朝两个民兵一使眼色,两个民兵一根麻绳捆走了爹。
院子里,一片哭声。
爹被关在生产队的一间破仓库里,家里的天塌了。奶气病了,娘没脸出门,六姑不和爹搭腔,给爹送饭的责任,落在我身上。
我可怜爹,也恨爹。爹犯了“众人恶”。他当队长这几年,火暴脾气,说话死难听,得罪人不当一回事,加上好吃嘴,只要他领着干夜工,队里都是磨白面烙油馍,或是炸油条,跟着他干的人大吃大喝,没有千的人说闲话。一个月下来,少说也给社员们吵十几架。一句话,爹当队长这几年,娘没少生闲气,没少落骂名。后来,爹回来了。然而,要搞退赔。一公布,爹该赔一千零三块。
奶奶愁得端起碗,光张嘴,不下饭。娘翻遍了箱子底,连娘家陪嫁的老粗布单子都拿出来,叫爹寻人卖。
这时候,语文老师提着一个花提兜来了。
“咦?”奶奶惊得张大了嘴,好半天,不知道该怎么样招呼他。自从奶奶干活儿下工的路上,风言风语听到,六姑和眼前这个男人“自谈”的事后,当着六姑的面,奶奶一根麻绳拴住了脖子,上吊了几次,被爹死死拽活啦,劝住了。奶奶说六姑,谁家闺女寻婆家不要媒人?大闺女咋有脸自己找男人?丢了咱家八辈子人。还扬言:“你前脚跟那野小子,我后脚就吊死在你屋门头上。”娘请来了大姑、三姑,一系列好话,奶奶才罢了死的念头。从那一天直到此刻,奶不搭理六姑,走路碰上语文老师,任人家亲孩子似的嘴甜,也不还句腔。这就是农村常说的那句话,女大不可留,留来留去结冤仇。
语文老师担心引起误会,忙解开花提兜,三言两语说明了来意。奶奶看着花提兜里的一沓子钱,先是惊诧,后是感动,危难见人心啊!当教书先生的,就是与别人不一样;当教书先生的,就是懂事。唉,当初怎么就迷了心窍呢!他出身有问题,家里穷,但是鸡都带两爪,老天爺饿不死瞎眼雀,人家心眼又这么好,难保人家将来不发达。六月怕是时来运转,寻了这么个知冷知热的男人,一激动,忙对娘说:“她嫂子,快给老六家搬个墩儿。”
啧啧,老六家!奶奶在这瞬间似乎心病好了。
相关阅读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