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后来的故事
你好 记忆

一
“刚起床。今天星期日,多躺了半小时。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
董文没有听出是杜方之,解释一下,抱歉的意思。方之却不是滋味:他还有星期日!自己早就一星期7 个星期日了。这位同龄的老朋友还活在人生里。
春眠不是不觉晓,春天晓来早。清晨鸟叫声让他蓦然一惊,这是他一生的最后一个春天。
鸟叫就是好天气。方之要和董文一起去公园。
让董文推着轮椅,这才是世纪朋友!
“昨夜做梦,公园门口那棵大榕树问我:‘怎么好久不见你和你的朋友了。’”
他编的,编得不像。
“等着,半小时到。还住老地方?”
“老地方,老邻居,老朋友,老狗。老人老四样。”
董文信奉慢生活。知识分子最忌讳被人骂落后,从前,方之笑他太右,落后分子;当今,又笑他太左,依旧是落后分子。董文我行我素,不过,自嘲总算先进了一回:慢生活,半小时主义。一日三餐,每餐半小时,法国人的主张;“530”方案,一星期身体锻炼5 次,每次30 分钟,美国人的主张;睡前看闲书半小时,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主张;当代中国人津津有味的半小时午睡……方之说他是拿来主义,把全世界都拿来了,成精了。
董文到方之家,他已在大门口晒太阳等着。身旁放着蓝色轮椅。杜方之的老屋独门独院,白墙黑瓦,墙根长绿苔,这样式的房子在城市很难见到了。妻子柳烟去世后方之搬过家,一套3 室2 厅的新公寓,一年前右半身瘫痪坐轮椅,又搬回来了。公寓出租,他说刚好顶保姆费。他搬回老屋董文没来过。董文闻到一股潮湿的衰气,是阳光让方之身上的老人味蒸发出来的?也许从院内溢出。
“回家吃午饭,喝酒。你烧几个菜。”他冲院里说。
董文没有说留下吃饭。
“吃什么?”院子里有女声。
“大作家光临。大作家年轻时很风流的。你把本地鸡炖了。”方之情绪很好。他对董文说:“保姆勤快,卫生还好。保姆不能太年轻,旁人会有闲话。”
“这么大年纪了。”董文本来要说人都残疾了。
他经常换保姆。董文从门内看见保姆了,40 岁的模样。“萌萌多大了?”董文推着轮椅问道。萌萌是他女儿,有那么几年,方之想把女儿许给董文的儿子,但董文消极。
“年过半百了,在美国不回来,时不时要我换美元汇给她。我想起她,总是十四五岁的样子。她初中毕业时,我给她买了辆飞鸽自行车,她学车我扶着。电话里我说给她,她不爱听,我能感觉到。”
“你说多了,我也不爱听。听烦了。”
“要钱,她怎么不烦?‘爸,你一个人反正花不了,早晚还不就是我的?’她就是这么说!养儿养女,就是这么回事。死了发个唁电,或者回来哭几声,清理清理财物,好东西全拿走。我把这个老宅留给她。活该!做父母的都是活该。”
相关阅读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