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旧事:逃饥荒历艰险,遭诈骗后梦方醒(33)
郑发闹陪都
郑发来得不是时候,蒋介石正忙着开“国大”。
10月11日,国民党军攻占张家口,达到向解放区全面进攻的顶点。蒋介石陶醉于这表面的胜利,不顾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反对,于11月15日至12月25日,在南京召开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欲假借民意通过一部“宪法”,使一党专制合法化。
受到操纵的“国大”开得挺顺利,蔣介石心情不错,接到信后,他虽未出面见郑发,却委托国民政府文官长吴鼎昌代见,指示继续给这个疯疯癫癫的老农民给予优待。见到吴鼎昌,郑发就大吐苦水:生活怎样艰难、坐牢受过多少委屈、对三弟的思念如何揪心。
吴鼎昌发了脾气,道:“到了中枢你还敢撒谎,谁是你的三弟你找谁去,你跑到南京来干什么?”
郑发争辩道:“1929年秋,真有装甲列车停在许昌火车站,真有一位大官到郑家祖居的灵沟镇打听过我。我当时外出不在家,但乡亲们都见过,俺一回家就告诉俺了。”
吴鼎昌回答说:“问题就在这里,你既然未见到来访者,怎么肯定来访者是蒋主席?你还有其他证据吗?”
郑发拿不出证据,哑口无言。
吴鼎昌继续说道:“我们派人员调查过一番,了解到你的许多情况。你所说的来找你的军官,我们没有查到具体的人,也许那真是你的三弟,但连年战乱,兴许他早就战死沙场了,他去找你的时候,没有表明自己姓甚名谁,我们实在找不到人,但可以肯定的是,去找你的人绝对不是蒋主席。你的情况我也大致知道,河南省政府的优待对你举足轻重,从经济方面看,你不愿失去它,对不对?”
郑发点点头。倘若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他的确也不会到南京来打扰蒋介石。他用乞求的眼光望着吴鼎昌,赔着小心问道:“蒋主席可曾有啥口信?俺前几天递的信件他过目了么?”
“哦,你倒提醒了我。”吴鼎昌拍拍脑门,从抽屉里取出郑发的原信,信前附有一张便笺,系收文摘要登记表,编号为“总收文京府第15517号”,右上角批了一个“阅”字。他翻开卷宗说,“里边就是蒋主席的批示,他听说你生活困难,要地方政府继续关照你。”
“这信是发还给俺的么?”郑发伸手去抓那张便笺,他从旧戏中看到过,皇帝御批的东西就是圣旨,捧到哪里都吃得开。
“不行!”吴鼎昌收回呈文,重又塞进抽屉,“这信件是要存档的,你不能带走。”他见郑发很失望,另外取出一张中央银行的支票,抹平展递给郑发道,“这是蒋主席的一片心意。你回去要好好过日子,不要再到南京来打扰他。”
“俺懂,俺懂。”
鄭发接过支票,千恩万谢。次日一早,他去银行兑换了现金,复返河南。
开封城内半截楼街的空地上,有一个喧嚣的去处,人满为患,附近居民多次抗议投诉,当局却置若罔闻。那里是斗鸡场,是开封纳税的大户,岂能随意关闭。
相关阅读
-
致命无弦琴
演奏家坠楼 “玉女歌手安冰,偕绯闻男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洪加,赴晋城新视界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个消息让刑警小王高兴坏了,他不仅是安冰的“粉丝”,也是洪加的“粉
-
迷路总比无路好
古保祥 有一位喜欢野外探险的人,一次在乞力马扎罗山迷路,和同伴走散了,在一片大森林里过了一个晚上。不敢在地上栖息,他选择了在树上,渴了吸树液,饥了掏鸟蛋。整个夜晚,他都与
-
上海故事:温情
老韩买了新房,要搬家,于是一大早来到街道拐角处,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民工集散地,什么样的工种都能找到。 老韩的电动车刚一停下,“呼啦”一下就围上来好多人,个个一脸渴
-
火车司机的礼物
他是个火车司机。坐在驾驶室时,火车飞速行驶在铁轨上,他总是全神贯注。而只有走到马头镇的岔路口,他才会朝旁边的一片村庄看一眼。那是个小村子,高地上有一排红砖房。他先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