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我的老父亲(2)
继母
奶奶经常教训我们,说我们没礼貌,对继母态度不好。记得刚开始的时候真是剑拔弩张,继母一厢情愿地跟我们说话,表现得很热情,我们却有意在跟她找事,怎么看都不顺眼。我们常常无端地挑起事端,甚至希望父亲能狠狠地揍她一顿。然而这个女人很聪明,她并不上我们的当,不跟我们一般见识。父亲知道是我们的错,也不好对她说什么,相反有时还狠狠地教训我们几句,我和姐姐委屈得受不了,跑到母亲坟上放声痛哭。我们越哭越伤心,越哭越伤心,这时父亲来了,默默地站在那里,等我们发泄得差不多了,然后一只手抓着我,一只手拉着姐姐往回走。我看见继母站在院子里,慌慌张张的样子,似乎是她犯了什么严重错误,等待父亲的惩罚。我们回去后她便把做好的饭端上来,讨好地看着我们,要我们快吃。姐姐说她不饿,赌气到小窑里去了。我正准备离开,被父亲一声断喝喊了回来。父亲大概是再也看不下去了,我们这样做可能也伤了他的心。父亲的表情很严峻,看着我将饭吃掉。那以后,我们的行为有所收敛,但同继母的感情却怎么也建立不起来。
冬季的时候各村搞农田基建,山山峁峁都是人,红旗漫卷。河滩的滩地已经冻住了,必须把冻盖揭起来才能挖土。有的地本来是不需要平整的,这样来回折腾,把多年的肥土都埋到下面了,翻上来的黄土不长庄稼。但是运动就是运动,今年在杏子河,明年是马家河,后年在哪里还不知道呢!平整土地的时候,周围几个村子的人都来了,几百号人大会战,场面非常壮观。各村都有任务,完成了就可以回去。杏子河的好滩地本来就不多,这样一折腾便更少了。父亲不想让他们折腾,公社就派工作组来了。工作组严厉批评了父亲的保守思想,平整土地的总负责由队长薛大毛担任。薛大毛从来没领导过这么多人,以前村子里许多事情也是和父亲一起商量的,這下好了,什么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主,薛大毛准备放开手脚大干一番。
杏子河的人被安排在水库的后面,那里河流弯道较多,滩地坡度较大,工作难度也比较大。因为所有的村子都是给杏子河“干活儿”来了,所以把难做的工作留给自己也是应该的。父亲与全体社员起早贪黑在工地上千活儿,“起床五点半,地里两顿饭。”继母跟着父亲每天上工,回家后不管多累还要做饭,第二天天不亮又得下地。那时我跟姐姐放寒假了,也跟着社员们在地里劳动,每天挣三分半工分,这也是我们最后一次参加集体劳动,第二年责任承包就全分开了。
薛大毛做了总指挥后基本不干活儿,而是在各工地巡游,指点江山,发表激情演说。大毛曾经跟随公社干部去过山西大寨,在那里学习先进工作经验,取得真经后回来大搞梯田建设,把杏子河的山峁变成了虎头山。杏子河的工作曾受到公社的表彰,大毛被评为先进劳模,在县城里接受县长的大红花,照片放大后被装进了玻璃镜框,至今还挂在墙上。这是大毛见过的最高领导人了。
相关阅读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