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散文小辑:孤臣泪,双泪眼(21)

2022-09-11 20:08:03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孤臣泪,所以很多人认为,此诗为托名之作。高拜石自1921年起,在北京、福建等地担任多家报馆主笔,1947年渡海赴台,毕生醉心于金石、书画、史籍,名重士林。

孤臣泪

所以很多人认为,此诗为“托名之作”。高拜石自1921年起,在北京、福建等地担任多家报馆主笔,1947年渡海赴台,毕生醉心于金石、书画、史籍,名重士林。自1958年起,高拜石在台湾《中央日报》《新生报》副刊连载近世史料笔记,状写晚清至民国百多年间名人轶事、世俗百态,广泛涉及军政、财经、学林、文艺、市井等各个社会领域。这些文章,后结集《南湖录忆》和《古春风楼琐记》出版。高氏长于纪览,文笔活色生香,在台湾学界享有“自梁任公、林琴南以来,罕与其伦比”之美誉。《南湖录忆》第一集中,有《李鸿章泪盎秋风》一篇,就是此文,披露李鸿章“易箦”前吟有七律一首。

“易箦”典出《礼记·檀弓上》,指把病重将死之人移于席上。此为《绝笔诗》在文献史上首次出现,但为什么这样一首如同遗嘱一般重要的遗诗,李国杰的《合肥李氏三世遗集》和权威的《李鸿章全集》均未收入呢?又为什么李鸿章临终前,一直守在他身边寸步不离的周馥不相与闻,而直到将近60年后,被高氏挖掘出来了?

这就不去说它了,一团乱麻!

中国历史上,“托古”是屡见不鲜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现象,近代史上,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就曾因“托名”之作,而荣获“英雄诗人”的桂冠。但据罗尔纲先生考证,近世所传石达开之“遗诗”,仅有存于广西宜山县北山之《白龙洞题壁诗》一首为真,其余都是伪作。1902年,梁启超《饮冰室诗话》首见伪托之石达开《答曾国藩五首》;1906年,柳亚子亲见南社巨子高天梅为激发民气、鼓吹革命,一夜之间创作了20首“石达开遗诗”,以“残山剩水楼主人”名义发布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近来有人考证出,李鸿章《绝笔诗》的真正作者是康有为,李鸿章临终之际,康有为正在新加坡槟榔屿流亡,闻其死讯,感慨而赋此诗。不过,这也只是一家之言,姑妄听之罢了。

不过,托名李鸿章的这首《绝笔诗》,写得真好,不仅意象分明,音律谐适,格调沉郁,境界开阔,而且与李鸿章的生平际遇,语气格局甚为契合。《清史稿》上说李鸿章:“自壮至老,未尝一日言退。尝以曾国藩晚年求退为无益之请,受国大任,死而后已”;又说他“独主国事数十年”“常以一身当其冲”,从诗史互鉴的角度看,“遗诗”把李鸿章的勇于任事、忍辱负重、茫然四顾、独木难支的悲戚神色,以及列强环伺、山河破碎、一夕数惊、风雨飘摇的历史情境,都完整地传达出来了。乔光耀的《李鸿章传》、姜鸣的《天公不语对枯棋》、赵焰的《晚清有个李鸿章》、陈悦的《沉没的甲午》、王龙的《天朝向左,世界向右:近代中西交锋的十字路口》、刘刚《李鸿章之死》、汪炜的《一代重臣的最后归宿》、吴晓波的《跌宕一百年》、祝勇的《1894,悲情李鸿章》,等等,都引用了这首诗,是被他“身在残阳秋风里”的孤臣形象打动了。李鸿章生前树敌无数,四面楚歌,孤独无助;死后骂名滚滚,殃及子孙,死不瞑目。维新派人士,自称是李鸿章“政治公敌”的梁启超,在听到李鸿章的死讯后,写下了“太息斯人去,萧条徐泗空,莽莽长淮,起陆龙蛇安在也?回首山河非,只有夕阳好,哀哀浩劫,归辽神鹤竞何之”的挽联,是敬其才、惜其识、悲其遇、痛其为,复杂极了。梁启超曾有言:“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语曰:盖棺论定。吾见有盖棺后数十年数百年,而论犹未定者矣!”李鸿章“盖棺”百年,至今未能“论定”,梁启超这话,不是应验了吗?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