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小辑:孤臣泪,双泪眼(23)
孤臣泪
淮系中的许多人,后来都走上了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道路,淮系带出了一大批中国近代化人才。
在淮军陈列馆里,陈列着多幅李鸿章与外国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时的历史图片,为我们再现了李鸿章时代那巨大的悲哀。但它同时也陈列展示了李鸿章创造的多个“中国第一”:第一家机器制造局、第一家机器织布局、第一家电报局、第一个海军基地、第一支远洋海军、第一支洋枪队洋炮队、第一家外文翻译馆、第一条铁路、第一批官派留学生,甚至连中国的第一面国旗“龙旗”,也是由他奏请朝廷,由原兵船的旗帜改制而来。
又一次想起梁启超的话:“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百感交集;又一次想起毛泽东主席的话:“吾观合肥李氏,水浅而舟大”,无限感慨。和曹操、朱元璋一样,李鸿章是战争不断的江淮大地上陶冶出来的政治枭雄,具备皖派政治人物娴熟于权力场上,关键时刻做殊死一搏的非凡组织才能和政治手腕。
冬日里风静,冬日里阳暄。坐落在无边的城市楼宇之中,李府愈显出气象俨然。屋脊上的鱼鳞小瓦,被岁月洇成了黑色,门廊上的大红灯笼却鲜艳如染。近代政治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集团政治的兴起,晚清湘系集团和淮系集团的崛起,标志着封建末世中央专制皇权的衰落,而李鸿章和他的淮系集团就是从这里起步,从地方走向全国,从内地走向沿海,由地域性集团成為全国性集团,改变着中国近代政治的格局,并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史称李鸿章疏髯长身,风采凛然,但他留在历史中的背影,却是踽踽独行,四顾茫然。他知道他盖棺百年,难有定论吗?抑或他对这一切,早有预见?
孤臣泪,双泪眼。
原载《美文》2020年第12期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