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散文小辑:孤臣泪,双泪眼(5)

2022-09-11 20:08:03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孤臣泪,1862年4月5日,中国的农历清明,像往常一样,这一天长江上细雨纷纷。总数为6500人的淮军,在安庆码头分乘上海士绅花18万两白银雇来的英国轮船顺流而下

孤臣泪

1862年4月5日,中国的农历清明,像往常一样,这一天长江上细雨纷纷。总数为6500人的淮军,在安庆码头分乘上海士绅花18万两白银雇来的英国轮船顺流而下,穿越太平军的千里防线,长驱直入上海,投入对太平天国的战火之中。

李鸿章把他的行辕,驻扎在上海城南的徽州会馆,并且很快就平息了上海的战乱。接下来他大抓纪律,每天中午12点、晚上10点各点名一次,士兵不许擅自出营。淮军中也没有一人吸食鸦片,这在当时的清朝军隊中绝无仅有。他还大力开展营制营规教育,教唱《爱民歌》:“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第一扎营不要懒,莫走人家取门板;莫拆民房搬砖石,莫踹禾苗坏生产;莫打民间鸡和鸭,莫借民间锅和碗……”

这首歌是曾国藩在建昌大营时亲自写作,很有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意思。不久又取得了“虹桥大捷”,淮军以三千人击破李秀成十万之众,李鸿章由是名声大振。

然而今天,当年淮军大营驻守的上海城南一带,所有的遗迹都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李鸿章踌躇满志的背影,隐覆在了高楼林立的现代场景之后。这一年的年底,清政府实授李鸿章为江苏巡抚,他从一介书生,一跃而为手握兵符的封疆大吏,而他这一年,才刚刚四十岁。

从同治元年春三月,带领十三营淮军入沪,到同治三年夏四月攻克常州,仅用两年时间,李鸿章就平定了江苏。这就是李鸿章晚年,多次沾沾自喜的“功德在吴”。平吴大功告成两个月后,湘军、淮军合围南京,为了不和曾氏兄弟争这个“破城首功”,李鸿章在上海始终按兵不动。1864年7月19日,金陵城破,太平天国灭亡,朝廷赐封曾国藩一等侯爵,加太子太保衔;赐封李鸿章一等伯爵,赏戴双眼花翎。

花翎是孔雀翎,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眼”是指翎上的“眼状圆”,“眼”越多越贵重。“同光”年间,“双眼花翎”赏给有战功的官员,“三眼花翎”则是亲王、贝勒等皇族的特权,后来也赏赐有特殊功勋的汉大臣。李鸿章后来就曾获赏“三眼花翎”。乾隆至晚清,被赐“三眼花翎”的满汉大臣共有七位,其中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五位是满人,汉大臣只有李鸿章和徐桐二人。

不得不来说说“苏州杀降”,此举最能披露李鸿章的心机、手段和残忍多变的政治人格。这是太平天国末期,震惊中外的一个大事件,在太平军八大首领“降清”之后,不费一枪一弹就进了苏州城的李鸿章,非但没有信守“降则封”的承诺,还精心布置了一场鸿门宴,乘太平军降将躬腰俯首,接受顶戴花翎之际,一举杀了“八降王”。接下来又在苏州城大肆屠戮,被杀的太平军降卒人数很难详考,但多数人认为有两万众之多。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