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河洛谣》(15)
河洛谣
杜氏像遇到了救星,急忙拉住渔娘的手说:“姑娘,你是当地的吧?这里有没有看病先生?”
渔娘刚想点头,又摇了摇头。她和爹都属于“野先儿”,若是给人家看不好,耽误了病情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她看了一眼地上的赵匡胤,迟疑了一下,对杜氏说:“大娘,我略懂医术,让我给这位哥哥看看……看样子,像是热着了。”说罢,渔娘就蹲下身子,拉过赵匡胤的一只手腕给他把脉,片刻后点了点头,说:“脉象跳动正常,无大碍。”然后,翻了翻赵匡胤的眼皮,看了看他的舌苔,心里有了底,掏出针灸包,取出两根银针,在赵匡胤的额头上剜两下,顿时冒出乌黑的血,之后又在赵匡胤的两个耳垂上各剜了两下,同样,放出的也是乌黑的血。渔娘对杜氏说:“大娘,哥哥是内热过剩,急火攻心。我家就在附近,不如抬到我家,熬点儿凉茶,给哥哥试试看。”
渔娘这样一说,杜氏这才感到口干舌燥,觉得姑娘说的有点儿道理,不像是在信口胡说。他们早起到现在连口水也没喝,赵匡胤呢,早上就没有吃饭,加之天热,可能是热着了。眼下也没有其他办法,便答应了。
渔娘背着赵匡胤几乎是一路小跑。杜氏在后面牵着马,三步并做两步,紧赶慢赶,累得气喘吁吁,在后面勉强跟得上。到了家,渔娘把赵匡胤放到树荫下,然后到沟边拔了一大把刺角芽、黄蒿苗,淘洗干净,加了两味爹爹原先采回来的中药,然后点燃柴火,架锅熬起来。
杜氏守在赵匡胤身边,趁渔娘熬凉茶的当口,才有机会打量起“文武院”。这个地方优雅寂静,坐西向东,地形呈月牙状。院子里拾掇得干干净净,院子里一棵高大的柿树,挂着鹌鹑蛋大小的柿子,青青的。柿树下边一个石桌子,围绕着石桌子摆放着几个石凳子。隔柿树不远,有一架葡萄藤。藤条有一把粗细,像是有些年头了,几百年都不止。枝叶如盖,藤蔓蔽天,翠绿色的葡萄像珍珠一般,一串串挂满了棚架,再过些时日,葡萄就该成熟了。走进院子,阳光被葡萄和柿树的枝叶遮得严严实实,难以透过几缕到地面,阴凉宜人,极是清爽。几只母鸡和一只公鸡,大爷似的悠闲地散着步。沟边有个小菜园,有几畦青菜,牵藤扯蔓的,高低错落,绿莹莹的,煞是好看。上院的角落有个鸽子笼,关着数只鸽子,“咕咕咕”地叫着。让杜氏纳闷的是:窑洞上下两层,上面窑洞咋上去呢?窑洞里面有梯子?牵挂着儿子的病情,杜氏也没心思过问。
凉茶很快烧好了。渔娘舀了一碗,撮起小嘴“呼呼”地吹了半天,尝尝不热了,才拿起小勺,一勺一勺地往赵匡胤嘴里灌。那一刻,杜氏心想,若是儿子娶上这样的媳妇也不错。转而又想,不行,门不当户不对的,传出去要让人笑掉大牙的。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