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河洛谣》(68)
河洛谣
(唱):深施一礼把马上,
赵匡胤(唱):抑强扶弱理应当。
(赵匡胤、赵京娘同下。)
这时,只听身边一个貌似书生的年轻人念诵道:
不恋私情不畏强,
独行千里送京娘。
汉唐吕武纷多事,
谁及英雄赵大郎。
赵匡胤起身离开了茶摊儿。没有人发现,他的眼里汪满了泪水。那一年,他一路把京娘护送回家,因拒绝了京娘的求爱,京娘反遭哥嫂的羞辱,悬梁自尽了。早知道是这样的结局,还不如接受了京娘。可是,他当时心里装的只有渔娘。想到这儿,他的心口一阵剧痛。十多年来,接二连三的打击让他防不胜防,渔娘寻而不见,赵京娘因自己而死,妻子贺氏不到三十岁就病逝了,连她弥留之际自己都不在身边;贺氏走后,表妹王细君嫁给他也只是短短几年时间,死时才二十二岁,她生的三个孩子全部夭折。近一年多来,患难大哥慕容延钊、二哥韩令坤先后病逝,王审琦辞官……这一切的一切都让赵匡胤悲伤过度,甚感孤独。
连赵匡胤自己也说不清,对巩县,特别是古驼岭,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是渔娘吗?抑或是赵苟仙儿?还是一凡大师?或者是古驼岭独特的地理环境,柿树洼、文武院、百侯窑、地坑、黄河……都是,又都不是。总之,古驼岭这个地方赵匡胤始终没有忘记,一直让他魂绕梦牵。不是老家,胜似老家。
远处。黄河上空,三五只鸽子带着哨音从黄河北岸飞回来。猛地,赵匡胤想起了那一夜,那鸽子,那信件,心里陡然激动起来,伤感起来。忽然,一阵凄美的小曲隐隐约约传来:
你是黄河我是洛,一清一黄来汇合。邙山头前“八卦图”,好似咱俩把手搦。
把手搦,念哥哥,洛妹清清泪儿多。只听水响不见面,黄哥哥,你咋不来见见我。
把手搦,念哥哥,双双鞋儿把心托。一个针脚千句话,黄哥哥,何日听我当面说。
把手搦,念哥哥,织布机上飞银梭。年年都见春风面,黄哥哥,何日您会来接我?
渔娘?赵匡胤循声找去,小曲是从黄河中间的一条船上飘来的。船头上没有人,人可能躲在船舱里,故意不露面的。没有人摇船,船在河中随波漂流。
就在赵匡胤打量的时候,小曲又随着风过来了:
铜锣不打千年响,明镜不照万年光。只要我俩有心念,一生不见又何妨?
是渔娘吗?她回来了?赵匡胤心里又是一阵燥热,想找个船过去一探究竟。那只船仿佛知道赵匡胤的心思,慢慢往河对岸飘去。看着小船越飘越远,赵匡胤冷静下来,心说,若船上的人真的是渔娘,想见自己很容易的,若不想见自己,自己是找不到她的。渔娘为什么不愿见自己?或许,船上的人真的不是渔娘。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