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河洛谣》(19)
河洛谣
赵匡胤并不知道是渔娘,急忙催马上前,意欲搭救。尽管玉龙驹奔腾如飞,还是晚了一步。刚到寨门口,“毛团”已经进了“龙头寨”,关上了寨门。
赵匡胤看到“龙头寨”寨墙高约丈许,一块块红石犬牙交错,中间的缝隙咬合得紧密,石面光滑平整,没有飞檐走壁的功夫要想爬上去几乎不可能。紧挨着寨门有一棵皂角树,五六个成年人都合抱不住,树冠遮天蔽日,郁郁葱葱。到了夏天,下面找不到一点儿有亮光的地方,阴凉阴凉的。树上边挂满了类似笏板的皂角,这就是皂角树结的果实,皂角板,形状类似匕首,“一棵树,八丈高,上面挂着杀人刀”,说的就是皂角树。在当时,那些皂角可是洗头、洗衣服的好东西。这棵树树干光滑,笔直笔直的,高过了寨墙,要想上去也是很难很难的。民间有个说法,啥东西时间长了,就成精了,这棵树也一样,老百姓当成神树一样敬仰,有啥事了,来给神树念叨念叨。“铁钩担”占岭为王后,老百姓就不敢来跟前,只是远远地朝拜几下。
赵匡胤正往寨上打量,上面的喽啰们动手了,他们不是往下抛掷石块,而是粪水。寨上是土岭,全是肥沃的泥土,没有石块,平时他们把屎尿积攒起来,当作“武器”来用。“铁钩担”在岭下的时候,深受这些污秽之物之害,到了岭上就想到了这一招儿。那些粪水经过发酵,气味难闻,污浊不堪。赵匡胤一时躲避不及,他和玉龙驹的身上都被浇了不少。
赵匡胤大怒,忍着恶臭,从背囊里掏出弓箭,搭上箭,稍微用力一扯,那弓像满月似的拉开了,只听“嗖”的一声,箭矢带着轻微的啸声,疾如闪电,没有直奔寨上的喽啰而去,而是直奔皂角树而去。赵匡胤早看清了,皂角树上的树杈间挂着一个硕大的马蜂窝,那树枝被呼啸而来的箭矢射中。这个马蜂窝有提篮子那么大小,圆溜溜的,当时只是猛烈地晃悠了两下,也没有掉下来——赵匡胤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下可了不得了,“轰”的一声,那些马蜂炸了营,盘旋在寨头追寻着那些喽啰兵——马蜂跟蛇一样,只追赶快速移动的东西,若是趴在地上装死狗倒还没事。那些喽啰兵哪知道这个?看到马蜂炸了营,一个比一个跑得快,之前他们也吃过被蜇的苦头。马蜂找到了目标,不管三七二十一,撵上去就蜇。一时问,这些喽哕抱头乱窜,哭爹叫娘,跟有人要杀他们一般。常言说,马蜂蜇,不算病,蜇起来,要了命。可见,要是让马蜂蜇到,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马蜂找错了目标,倒落得赵匡胤清闲。他在寨下溜达了两个来回,觉得要想进寨不是很容易的,刚要离开,苟仙儿和几个老乡赶到了。
见到赵匡胤,苟仙儿心放下了,知道女儿遇到了救星,忙拱手一礼,说:“好汉莫急,女儿有此一劫,但有惊无险,并无大碍。”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