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河洛谣》(61)
河洛谣
“胤儿,按照古代的墓葬格局,一般是‘头枕山,脚踏水,在巩县,不应该是头枕嵩山、脚踏黄河吗?你怎么搞颠倒了?”
“父亲,我采用的是‘倒葬法,让您头枕黄河、脚踩嵩山,儿子的意思是只有蹬住山,才能站得稳,宋朝的江山社稷才能稳固;头枕黄河的方向,是苍茫大地,是天下苍生,只有依靠天下苍生,天下才能永安,永昌。”
“胤儿,你不是想把京城迁往巩县吗,怎么迟迟不见行动?”
“父亲,迁都之事一直未忘,只是为统一中原,连年征战,所以才没有行动。”
“巩县确实是个好地方,这里北有黄河,南有嵩山,西有黑石关,东有虎牢关,风水奇佳,地勢险要。更重要的是,自中华文明开启三千年来,中原文化一直领先华夏大地,而巩县,又是中原‘眼睛珠之地,这方百姓,深得吾华夏文化之精髓,那就是‘华夏之心,永向一统的汉唐基因。因而,这方百姓民心向往一统,民情呵护一统,民意聚注一统。孩子,我在这里,每天都有百姓来焚香祭奠,和我聊天,念叨你扫平天下、一统天下的好处。”
“父亲,都是您和母亲教导有方,儿子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
……
在父亲陵前的神道上,赵匡胤缓缓地走着,内心汹涌澎湃,看着眼前高大的陵墓,又想起了父亲生前的点点滴滴。
父亲教自己练棍那段时间,不管下大雪,还是刮寒风,一天也不能耽误。赵匡胤知道,习武之人必须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他也很勤奋。记得刚开始那段时间,累得晚上尿了几次炕。后来,母亲怕他再尿炕,每晚上都要叫他。记得有一次,他练得兴起,一不小心,一棍子把自家的一只姥蛋比较勤快的母鸡打得一地鸡毛,血肉横飞。气得姐姐责骂他,母亲要收拾他,父亲反而哈哈大笑,替他说好话。
后汉乾祐年间,父亲随军征伐王景于凤翔,适逢蜀兵来救援王景,后汉军与后蜀军在陈仓交战。刚一交战,父亲就被敌箭射中左眼,但他不顾疼痛,奋力抗敌,最终击败对手,因此次战功升为护圣都指挥使。父亲对他说:“在战场上,只有抱着不怕死的劲头去打仗,才能击垮对方,打倒敌手。”赵匡胤后来在战场上的表现,都得力于父亲的言传身教。
后周显德三年,父亲带兵征扬州,与后周世宗柴荣在寿春会合。寿春城中卖饼的人家所提供的饼又薄又小,柴荣非常生气,带了十几个手下准备要去杀死那户人家,是父亲执意劝谏,救了卖饼人全家的性命。后来,后周皇帝又追赠爷爷左骁骑卫上将军的官爵。最后,父亲官至检校司徒,与赵匡胤分掌禁军,地位非常高。父亲病逝后,被追赠武清军节度使、太尉。赵匡胤知道,父亲的官职之所以不断升级,除了他的胆量和忠诚外,还来源于他的与人为善,他的人格魅力。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