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河洛谣》(16)

2022-09-07 19:10:50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河洛谣,趙匡胤在树下凉快了一会儿,得到凉茶的滋润,慢慢苏醒了。这时,渔娘的心彻底放下了,其实,赵匡胤这病不是她说的那么轻松,是比较严重的,救治不

河洛谣

趙匡胤在树下凉快了一会儿,得到“凉茶”的滋润,慢慢苏醒了。这时,渔娘的心彻底放下了,其实,赵匡胤这病不是她说的那么轻松,是比较严重的,救治不及时要出人命的,当时她怕吓着杜氏,故意那么说的。

赵匡胤睁开眼睛,渔娘的面容在他眼前渐渐清晰,黑葡萄似的大眼睛,白里透红的脸蛋儿。赵匡胤以为是在梦中,使劲儿眨巴了几下眼睛,眼前什么也没有了——渔娘看到赵匡胤醒来,死死地盯着自己,不好意思地站起身走开了。

杜氏惊喜地叫道:“胤儿,你可醒了。”

“娘,这是哪儿?”赵匡胤挣扎着坐了起来。

杜氏看着渔娘的身影,说:“胤儿,咱这是在姑娘家里,是姑娘救了你。”

渔娘也没回头,搬个梯子爬到上院,然后把梯子抽上去,直接回到了窑里。

“跨哒、跨哒”的织布声传了出来。在赵匡胤听来,织布声是那样的悠扬,那样的舒服,那样的好听。

“娘,她叫什么名字?”赵匡胤着急地问道。

杜氏摇摇头,有点儿愧疚,当时只顾担心赵匡胤的病情,没顾上去打听人家过多的讯息。

“姑娘,姑娘——”任凭赵匡胤在下院喊叫,回应他的只有那单调的“跨哒、跨哒”的织布声。他想上去,没有梯子,干着急没办法。

赵匡胤的身子还很虚弱,不便久留。杜氏说道:“胤儿,人家姑娘家,不便露面,为娘看就算了,咱们还是回去吧。”

离开的时候,赵匡胤把随身的一个玉佛放在柿子树下的石桌上——他和母亲身上都没有带银子,唯一值钱的就只有这块玉佛了。

赵匡胤母子骑着玉龙驹离去的时候,渔娘从窑里出来了,望着小路上扬起的滚滚尘烟,轻轻叹了口气。萍水相逢,她叹什么气呢?恐怕连她自己都说不清楚。

这时候,一群鸽子带着哨音从北方飞来。哨音越来越响,越来越亮。这些鸽子都是家鸽,大约有十多只,有灰的,有白的,有黑的,它们在“文武院”上院上空盘旋一圈儿,然后徐徐降落在文院一角的鸽棚上,“咕咕咕”“咕咕咕”,兴奋地叫着,好像今天哪个姐妹要出嫁似的。

占山当老大渔娘遭了难

“铁钩担”为古驼岭一带的百姓争得了土地,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尊敬。见面热情问好,烧水敬茶;逢年过节,更是少不了去孝敬他,送鸡蛋送核桃,都是在当时来说比较稀罕的东西。时间久了,“铁钩担”觉得是理所应当,觉得自己是当地百姓的大救星,要不是他,没有土地,他们还不跟树上的蝉一样吃风屙沫?若不是他,不说黄河北岸的人不来闹腾,就是方圆百里的山大王也不敢来惹是生非。这样一来,“铁钩担”就有了骄横之心,每天享受着土皇帝的快乐。对谁稍不如意,看哪个不顺眼,非打即骂,有时候还强取豪夺。这样一来,大家对他的尊敬变成了害怕,变成了仇恨,恨不得他出门一跤跌死,吃饭一口噎死,放个屁把脚后跟砸掉。哪家孩子闹人了,哄不住,家长若说一句“铁钩担来了”,这个闹人的孩子立马会噤若寒蝉,一声也不敢哭了,比大灰狼来了都厉害。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