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河洛谣》(17)

2022-09-07 19:10:50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河洛谣,常言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骂我两言,我还你三脚。这话不假。有一天早上起来,铁钩担打开院门,发现门板上被人泼了粪水,污浊不堪,臭气

河洛谣

常言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骂我两言,我还你三脚。这话不假。有一天早上起来,“铁钩担”打开院门,发现门板上被人泼了粪水,污浊不堪,臭气熏天。气得“铁钩担”跳脚大骂,找不到发泄的对象,就拿脚去踹墙,“咕咚”一声,一下子又把脚给崴了,疼得龇牙咧嘴,骂到祖宗那儿去了。

“铁钩担”有个铁哥们儿,大伙儿私下称他“毛团”。“毛团”原在洛阳城一家酒楼掌勺,当地人叫“茶饭量酒博士”。因其手脚不干净,被店主撵出,算是村里见过世面的人,被“铁钩担”请到了身边。“毛团”一边安慰“铁钩担”,一边给他出主意:“大哥,这样下去也不是长法,我们不如上古驼岭。”

“铁钩担”没听明白,瞪大眼睛瞅着“毛团”。

“毛团”说:“大哥,古驼岭山高皇帝远,没有人管得了咱。”

“铁钩担”皱着眉头说:“那里荒草野地的,咱们吃啥喝啥?”

“铁钩担”真是迷瞪,就这能耐还当老大呢,“毛团”恨不得扇他两耳光,但“毛团”不敢,他明白自己的地位,最后还得脸上带着笑对“铁钩担”说:“大哥,您想想,山中没老虎,猴子称大王。到了山上都是咱说了算,谁也奈何不得。没吃的,山下不是有吗?嘿嘿,您比我聪明,不用我哕唆。”

“铁钩担”终于开悟,两眼放了一阵光,然后暗淡下去,说:“这不成了山大王吗?”

“大哥,您想哪里去了?咱不杀人放火,怎么是山大王呢?咱吃老百姓的,拿老百姓的,是保护他们,理所应当。”

“好,就依你,上山!”

“铁钩担”和“毛团”臭味相投,一拍即合。于是乎,两人又召集了一些闲汉,就上了古驼岭。

他们上的是古驼岭的第一道岭。为了防止万一,他们还是根据地形特点,强征当地百姓,采集石头,在岭的四边陡峭处筑起寨墙,高的地方约两丈,低的地方也不下一丈。石块虽没经过打磨,但光滑的一面朝外,石块之间严丝合缝,没有可抓挠的地方,徒手很难攀登。岭上有过去遗留下来的窑洞,他们稍加收拾便“安家落户”了。寨门用厚厚的木板做成,再横七竖八地镶上铁条,关上寨门,用一搂粗的木棍顶上,真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毛团”们在旁边阿谀奉承,煽风点火,“铁钩担”就飘飘然了,称这道岭为“龙头寨”。老百姓对这个名字嗤之以鼻,私下称为“狗头寨”。不过,等到赵匡胤后来称帝后,当地百姓又以“龙头寨”相称。“铁钩担”有了占山为王的感觉,不知道他二哥贵姓了,老天爷是老大他是老二。不用他吩咐,没吃的喝的了,“毛团”就带领几个兄弟下山去抢,去夺。“铁钩担”睁一眼闭一眼,等于放纵了“毛团”他们的行为。有时候,遇到不愿出钱出粮的人家,他们就杀人放火,比山大王的勾当有过之无不及。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