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经典散文:一个民族的尊严

2022-09-21 11:50:21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大河灯魂,一双红袖舞纷纷,软似花鼓乱似云。 自是擎身无妙手,肩上掌上有何分。 ——(清)孔尚任 花鼓燈是流行在淮河流域的民间舞蹈,是汉民族四大舞种中,集舞蹈、灯歌和

大河灯魂

 

一双红袖舞纷纷,软似花鼓乱似云。

自是擎身无妙手,肩上掌上有何分。

——(清)孔尚任

花鼓燈是流行在淮河流域的民间舞蹈,是汉民族四大舞种中,集舞蹈、灯歌和锣鼓音乐,以及后场小戏完美结合在一起的民间舞种。

说说花鼓灯的舞蹈、灯歌、锣鼓演奏吧。

花鼓灯的舞蹈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有步法、打腿、身段、技巧、扇花、手巾花、拐弯、转身、姿态等400多个舞蹈语汇。花鼓灯舞蹈中包括“大花场”(又称“大场”)“小花场”(又称“小场”)和“盘鼓”。“大花场”是集体表演的情绪舞,“小花场”是“鼓架子”(舞蹈中的男角)和“兰花”(舞蹈中的女角)的双人或三人即兴表演的抒情舞,是花鼓灯舞蹈的核心部分。“盘鼓”是舞蹈、武术、技巧表演相结合又具有造型艺术特征的表演形式,它分为“地盘鼓”“中盘鼓”和“上盘鼓”。地盘鼓(又叫下路鼓),是“鼓架子”和“兰花”地面表演的双人技巧;中盘鼓(又叫中路鼓),一种是“兰花”站在鼓架子腿上做“并蒂莲”“射雁”等舞姿,另一种是两人配合的跟斗技巧,中盘鼓技巧多在“鼓架子”腰腹部进行;上盘鼓(又叫上路鼓)是“兰花”站在鼓架子肩上做各种造型和舞姿。

花鼓灯的歌唱部分,统称“花鼓歌”,属于有打击乐伴奏的乐歌,主要唱调有“慢赶牛”“淮调”“卫调”“败调”,吸收山歌、茶歌素材的小调等十余种,其唱调轻松活泼、委婉悠扬、哀怨深沉、欢快明朗。歌词是七言五句,也有四句或多句的,有描写男女爱情的情歌,也有叙事歌、时政歌,还有奉承歌、岔伞歌等等。

花鼓灯锣鼓演奏,使用的乐器有花鼓、大锣、大镲、小狗锣,包括“番子锣鼓”和“灯场锣鼓”两大类。番子锣鼓是供独立演奏的,传统牌子有“老三番”“小五番”“老五番”“十八番”“闹锦州”“长流水”等。灯场锣鼓是指专为舞蹈伴奏和歌唱伴奏的部分,鼓点是从番子锣鼓中提取出来,由乐手配合演员的表演即兴演奏。伴奏中,能用轻重疏密的鼓点、长短抑扬的声音变化,表现出角色的情感。

6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由安徽舞台剧表演艺术界公认的“安徽第一老太太”程晓金老师领着我,去风台县的花鼓灯艺术团观灯。一群身穿练功服,脚蹬软底练功鞋,显得既土气又淳朴的小丫头和小伙子,在练功厅里的水泥地上,我零距离地领略了“花鼓灯”。

何谓花鼓灯魂?当然,就是这些生命不息、舞灯不止的世代传人。

第一章 灯魂

“田小银子”,是凤台花鼓灯的奠基人。

田振起,艺名“田小银子”,1897年生于双湖乡园艺村大树田家~个贫苦农民家庭。在安徽风台县的中部和南部,提起玩灯的“田小银子”妇孺皆知,但对“田振起”这个大号,人们却不大知道。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