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经典散文:一个民族的尊严(3)

2022-09-21 11:50:21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大河灯魂,在扇花上,他拿手的有抽扇和端扇抽扇大方有力,端扇轻柔、优美。抽扇常用在小场中。他扮兰花向鼓架子递扇子、手巾,递时缓慢而深情,当鼓架子伸手

大河灯魂

在扇花上,他拿手的有“抽扇”和“端扇”——抽扇大方有力,端扇轻柔、优美。“抽扇”常用在“小场”中。他扮“兰花”向“鼓架子”递扇子、手巾,递时缓慢而深情,当“鼓架子”伸手欲接的一瞬间,“她”将扇子迅速抽回,表现人物嬉戏逗趣的场面传神到位。他的“回头望郎”极具艺术魅力——“她”以“脚跟梗步”快速走到“鼓架子”跟前,似欲说话,但突然起步回身,侧背向着“鼓架子”,双手抬起(用端扇)探身,从右腋下回眸羞望。妙哉,妙哉!在《抢手巾》中,坐在地下的“鼓架子”要求“兰花”去拉自己,田振起扮演的“兰花”把刚伸出的双手又迅速收回,左手将手巾轻衔口中,以“咯噔步”慢慢后退,同时眼睛微眯左顾右盼,恰到好处地将少女脉脉含情的神态,和怀春怕羞的复杂心理,表达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

他在“小场”中扮“兰花”,与“鼓架子”在互相挑逗假装生气时,用“脚跟梗步”快速走到“鼓架子”面前,猛然停住,身段顿成“金鸡独立式”(左腿站立),有力地扬起手中的扇子(即“扛扇”,意思是:你再调皮,看我打你),“鼓架子”却把头一伸,送到“兰花”面前(潜台词:给你打,给你打)。田振起扮演的“兰花”这时右脚及扇子徐缓轻柔地落下,同时用手巾捂嘴,姿态成“三道弯”,慢慢地转身回头。这一快一慢、一强一弱、一“怒”一羞的强烈对比,把一对情人在热恋中的复杂心理状态表现得无以复加。

田振起的“别扇”更独具风格,这种扇花是“兰花”“水中望月”之前的一个跨度动作。双脚丁字步立起,重心在足尖。扇子是双手“别”着举起(一手拿扇子上角、一手持扇子下角)侧身向下前方凝视。田振起做这一系列动作的舞姿,轻盈潇洒,给人以极美的感受。为了增加演出节目,他还与玩友一起编演了许多不同内容的“小场”,如《蛤蟆戏钱》《钟馗捉鬼》等。

田振起是一位花鼓灯表演的多面手,他除扮演“兰花”外,还时常扮演“领伞的”和“小鼓架子”。他扮演“领伞的”时,持岔伞调度有方,能灵活地根据玩友多少,在“大场”中变化出多种图形。跑动时,与玩友碰面他腾躲闪挪,显得十分灵巧自如。舞中,他还边跳边动,边吹口哨以渲染气氛。他的口技十分了得,口哨声不但尖细脆亮,振奋人心,抑扬起伏中似有韵调,同伴还可以从口哨声中听出他的语境。他的“鼓架子”动作敏捷,体态滑稽,尤其与“兰花”对唱时,往往使用“三道弯”与“斜腰扭胯”,面部表情丰富而极擅逗趣。“小场”中每个挑逗回合,他都处理得自然俏皮,令人忍俊不禁。双人舞表演中,与“兰花”随机应变,配合默契,协调流畅,更是他的过人之处。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