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一个民族的尊严(41)
大河灯魂
在杭州,看到这帮生龙活虎的鼓架子和风华正茂的俏兰花后,晨见老师大为惊讶。特别是看到宋团长他们初排的几个舞蹈节目的小样后,激动万分。他被这个团队的精神所感动,当即决定不仅写一首,而且承诺三个节目的曲子都由他写。他很快进入创作状态,顺利完成了三个节目的音乐创作。这三支曲子名称分别是:《瞧这帮鼓架子》《鼓乡俏媳妇》(又名《兰花嫂》)和《恋》。在2006年安徽省第七届花鼓灯会的比赛中,凤台县花鼓灯艺术团技压群芳,大放异彩。所有参赛作品全部获奖,由晨见老师作曲的三个节目全部夺得一等奖。特别是花鼓灯男群舞《瞧这帮鼓架子》,2007年摘得第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全国民族民间舞蹈大赛表演银奖和大地之舞奖,2010年获第十五届全国“群星奖”舞蹈比赛最高奖“群星奖”,这也是社会文化的政府最高奖,并受文化部委派参加全国巡演活动;而花鼓灯女群舞《鼓乡俏媳妇》,2008年获华东六省一市专业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2009年获第七届“荷花奖”全国舞蹈比赛铜奖、中央电视台第五届CCTV全国舞蹈大赛优秀表演奖。
风台县花鼓灯这样一个“大国草民小团”,风雨兼程十六年,这里面有心酸的泪、幸福的泪。
第七章 灯痴
“她的名字叫兰花。我指的不是花鼓灯中女角的名字,在生活中,她真的就叫兰花。我们从淮北花鼓灯剧院代培班毕业后,不知为什么,她作为我们这一拨最刻苦、最优秀的学员,不管剧院怎么挽留,她都死活不干。临走时,我送她去火车站,火车快开的时候,她这才告诉我,在颍上她老家的花鼓灯班子,有一个和她一起长大的‘鼓哥,等着她回去一块儿玩灯。”
灯妞讲到此处,稍作停顿后又继续下去:“其实,在我们的培训班快结束的时候,她在一次演出后,认识了一个比她大五六岁,说是什么从美国纽约专门来我们学校研究东方舞蹈,尤其是调研淮河花鼓灯艺术的华裔青年学者。这个人我见过,浓眉大眼,至少有一米八五的个子。他很懂礼貌,每次在我们演出后,请我们下馆子吃饭时,次次都给我们摆椅子、挂衣服什么的,可绅士了。
“他的名字叫麦克,但他更喜欢我们叫他‘灯痴。不到26岁,他就在哥伦比亚大学拿到了一个法学博士学位,他本来可以接他父母律师事务所的班,有一个很好很稳定的收入。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在看过兰花随中国民间艺术团访美的花鼓灯演出后,就疯了,不顾一切地迷上花鼓灯……
“说白了,也就是迷上了跳花鼓灯的兰花。据说,兰花于全美巡回演出十几个城市,三十多场,麦克场场必到,每晚献花。艺术团在旧金山最后一场告别演出时,麦克竟把自己的父母都带来了。唯一目的,就是让他们同意他要娶兰花当老婆……”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